他哈哈的干笑几声,维持着云淡风轻的样子,说:“我团队里的人都是我的学生,经验浅,年纪轻。《沉香声》算是她们的毕业作品,怎么可能没有署名。”

    冯雨翻了翻剧本,长辈般耐心的跟若沧解释:“这只是初稿,后续还会根据林导要求和你们演员的情况,进行大面积修改。我跟学生们说了,到时候跟组,谁能熬得住编剧工作,谁才能署名。”

    老师的权威、实践的重要性,都被他摆上台面。

    如果若沧看不见他一身狡诈的气运,恐怕也会被这副严厉师长的嘴脸,愧疚得以为自己狂妄自大。

    可惜,冯雨说得好听,存的什么心思一目了然。

    他话越多,气运里的阴晦浅灰越盛,几乎直白的叫嚣着:我撒谎。

    不仅如此,为了表明自己担任导师的难处,冯雨竟然端起教师的语气,和林庆业感慨“现在的年轻人,吃不得苦,我带的几个学生啊……”

    碰面会变成了冯雨诉苦。

    他讲着自己做编剧的苦处,又对比学生们的幸福。

    若沧听在耳里,看在眼中。

    不禁觉察到,《沉香声》复杂的绝望,到底从哪里来。

    爱情、事业,以及不得志的生活。

    冯雨说着学生出去为了两千块稿酬被骗,若沧凝视《沉香声》的情绪变得低落。

    编剧行业无论金字塔尖如何风光靓丽,大部分普通编剧都像冯雨抱怨感叹的那样,为了署名权劳碌奔波,常常无疾而终。

    在若沧心目中,《沉香声》的创作者,毫无疑问的成为了金字塔底部的垫脚石。

    然而,这位把她当成基石的塔尖,还在跟导演喋喋不休,“我做老师的,心痛啊。”

    室内忽然变成了严师慈父的主题。

    林庆业临时授课,带过不少学生,对此深有感触。

    两个人站在中年老师角度,举例表示时代不同了,学生不好带了,愿意吃苦学东西的孩子也变少了。

    欧执名觉得痛苦。

    林老师什么都好,就是过于善良。

    冯雨随便抱怨一下学生的过分,林庆业就会深表认同的附和,与他感同身受。

    他可不认为冯雨会是个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