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足球俱乐部小说网>青春小说>大明武宗之正德风云 > 第二一三章 封无可封
    提到自己的这个子侄,又是自己儿子的知心好友,王鳌就是一脸的喜色,也不知道自己的那个逆子在云南还好不好,好友王华在南京过得怎么样。

    虽然自己清正廉洁,但并不代表自己不通人情世故,有功就要赏,在合理正当的条件下,王鳌并不介意做个顺水人情,让王守仁沾沾光。

    “可是尚书大人,这王守仁年纪轻轻就已经是正二品的湖广布政使,要是想要封赏,要么只能给其挂少保虚衔,要么就是入阁拜相,这都有些不合规矩啊……”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想到自己四十多岁,熬了近二十年,还只是个正三品的右侍郎,人家三十多岁,就已经是一方大员,堂堂正二品的布政使,实在是羡煞旁人啊!

    听了张春和的话,王鳌也是有些尴尬。通常对于布政使这种大员,都是六部有空缺的时候直接擢升尚书,再入阁拜相的,可是如今六部尚书俱在,也没有让其晋升的职位。

    而对于正一品的虚衔,普遍都是大员致仕或者死后追封的恩荣,活着的可谓是少之又少。再加上这王守仁又年纪太轻,从周天子以来,谁有听过三十岁出头的少保呢?

    而直接入阁,那更是天方夜谭了,根据规定,想要入阁,必须经过群臣廷推,皇帝定夺方有机会,况且如今内阁又不缺人手,又岂有让一个后生晚辈进阁的说法呢?

    那么尴尬的就来了,这王守仁又给大家出了一道难题,居然成了大明朝开国以来第一个封无可封的官员!

    “大人,要不恩荫其父?将远在南京的王华大人掉回京城如何?”郑亭玉有些试探的问道。

    “满之啊,从古以来老夫都只听过子受父荫的道理,又岂有父受子荫的道理呢?就算我们和陛下都同意了,王华的脾气你还不清楚吗?他又岂会接受这白捡的功劳呢?”

    想想也对,人家王华可是正儿八经的状元郎,要不是因为心比天高得罪了刘瑾,又岂会到南京坐冷板凳养老呢?要是因为儿子的功劳给他赏赐,他断然是不会接受的。

    “罢了罢了,就暂且将王守仁和这大内义德的赏赐空着吧,将文书移交给内阁,让那几位去头疼吧!”

    王鳌笑了笑,这事情真不是人干的,一个是倭人应不应该在大明做官,还是做大官,一个是堂堂三十出头的布政使封无可封,说出去就有些让人耸人听闻。

    ……

    张升倒是乐得清闲,仅仅在文书上勾选了王鳌提出的镇海伯的爵号,又让人批注了的确有唐朝的晁衡在天朝做官的记载,对于王守仁的事情,也是绞尽脑汁知难而退,说实在不行就封其少保虚衔好了。

    刘健几人也是在内阁里喝着茶,收到了吏部和礼部移交过来的公文,也是为之精神一振。

    看完以后刘健就是一脸苦笑的道:“还劳烦你们二人看看吧,这事情老夫也是束手无策啊!”

    “哦?这天底下还有什么事情能够让刘公无力的,我倒是要好好看看!”

    说完谢迁就一脸笑意地将公文接了过来,李东阳也是好奇的把头凑了过去,两人耐心地看了起来。

    看完以后两人也是一脸苦笑地将那本公文放在了案头,冥思苦想了起来。

    “怪不得那日陛下走的如此匆忙,我还以为是忙着回去为我大明立太子,谁知道是有难题要交给我们啊!”

    李东阳打趣了一声,也开始低着头静静地思考了起来。

    “这王守仁的功劳,说是军工又不是军工,说是文绩又不是文绩,真是令人头大啊!若是以文绩相封,还真的只有入阁和一品两条路可走了,可这都不现实。”刘健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