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足球俱乐部小说网>历史小说>七海扬明 > 章二零五 勾结
    “本将的意思,清军都是骑兵,战力也强,歼灭极难,还是要以灭安丘贼军为上,得有一人挡住清军才好,诸位将军,谁愿担此重担,本将先说好,只要挡住清军,便是此战头等功臣!”郑彩沉声说道。

    “我来!”李元泰说道:“只是有一样,我麾下兵马不够,希望将军援我部分。”

    李元泰手下号称有暹罗、真腊两个旅,占城一个步兵团,还有嫡系的两千兵,理论上有一万两千人,但实际不足一万,原因很简单,这些都是外藩兵,没有预备兵,暹罗是派遣了四千人组了一个旅,但万里航渡,又是北地苦寒,如今还能战的也不过三千之数。

    “李将军需要多少兵马?”郑彩问。

    李元泰道:“只是阻滞清军,属下兵力倒也充足,但缺乏骑兵,末将请将军调遣骑兵。”

    可郑彩缺的就是骑兵,他麾下兵马不少,但只有本部两千骑兵,吉林绥靖区来的三千骑兵,另外还有非洲旅和南非混成旅的三千五百骑,他要灭安丘明军,也是需要骑兵冲阵,思来想去,郑彩道:“好,安巴,你为李元泰副将,率本部驰援。”

    这倒是在李元泰意料之中,这支军队骑兵少,琉球骑兵是主帅本部,不好调遣,非洲来的骑兵用的是纯血马,是攻坚主力,能给李元泰的也就安巴麾下那群人。

    郑彩开始分配任务,他率领的本部为中军,而非洲兵团组成右翼,以西夷兵为后备,李元泰则率领南洋军团和吉林援军面南列阵,牵制清军。

    其余将领领命而去,郑彩对李元泰和安巴说道:“二位,尔部骑兵多是蒙古、满洲之流,对合众国恩义未结,而对阵又是清军八旗,切切小心为上,勿要祸起萧墙。”

    李元泰抱拳说道:“将军放心就是,安巴将军麾下作为后备,轻易不动的,只要将军可速胜贼兵,想来也无人胆敢妄动。”

    胜利是忠心最大的保障,安巴麾下的满洲与蒙古骑兵多是辽东降军,就算未有忠心,也不敢妄动。

    郑经和徐勇不敢龟缩城中,盖因安丘城实在是不堪用,安丘不是临朐,这等后方城市根本不被山东军管会重视,反倒是因为建设需要,安丘的城墙包砖、城楼用木都被拆掉运到了前线,而合众国治理期间,也不曾维护护城河和夯土城墙,连着两年,城墙多有坍塌,护城河也有淤塞,若是防守这样的城市,在合众国重炮之下,根本难以抵挡。

    如果困守城池,马骡饲草、兵丁米粮和以及冬日取暖做饭用柴可如何取用呢?因此,延平藩只能阻塞其他城门,防止东番偷袭,在东城门外列下大营,以城墙为依托防守,安丘作为粮草大营,颇为稳妥。

    而郑彩部已经侦知,延平藩翻山疾驰而来,营中火炮不足,最好的炮也不过是三磅野战炮,还有就是劈山炮、佛朗机之流,而外藩军团中有一营三十二门十八磅炮,原本是用做要地防守的,此时作为野战炮,倒是能占据上风。

    郑彩把重炮布置在稍高的土坡上,以获取射程加成,因为敌军少有火炮,且多是轻炮,他直接把大队摆在了敌军大营前六百米处,压缩对方骑兵的施展空间,随着十八磅重炮接连开火,把一枚枚铁球发射到一千米外的明军营地里,明军那临时构筑的营地便是一片狼藉,栅栏、土车、胸墙,在十八磅炮面前像纸片一样脆弱,而冻硬的地面则是造就跳弹的最好舞台,致命的跳弹在明军阵列中翻滚,带走无数的大腿。

    而被重点照顾的就是那些火炮,在发起进攻之前,多半已经被摧毁了,借着,古典的军乐声响起,外藩军团中唯一一支正统的陆军,琉球旅的步兵手持燧发枪,踩着鼓点向前坚定的进军,铅弹和炮弹夺走了许多人的生命,但后面的士兵补上前面的缺位,而在琉球旅侧后,则是精挑细选的披甲选锋,黑人、马来人、琉球人、红人,个个身披重甲,头戴铁盔,手中多是长矛、双手刀这种武器,他们后面则是长矛队,数量巨大,铺在大地之上。

    与中军一开始打的火热不同,李元泰率领的南洋军团阵前却很是平静,他率领大军向南行进了十里,便是寻了一处高地列阵,这样可以把清军挡在主战场之外,又不至于脱离太远,阵型还未列开,就看到一条浓重的黑线从地平线上升起,把覆盖了白雪的大地踩踏的一片狼藉,清军速度很快,半个时辰便是到达阵前,李元泰看去,发现竟然是满蒙八旗,其中不少重甲骑兵,胸前护心板反射着光芒,李元泰说道:“屡次战败还有这般军容,真是了不得,难怪几十年便就夺了我们汉人的天下。”

    “将军,清军会进攻吗?”安巴问道,对于明清是否结盟,大家还不知道确切消息,也都听说过郑成功抗清决然,所以还有些不信。

    李元泰道:“进攻不进攻,要看郑彩将军那边的战况,那边优势越大,清军进攻越猛越快。”

    正说着便是见一队轻骑兵从清军后方疾驰而来,多是只有锁子甲和披甲,李元泰看了一眼,道:“呵呵,清军耐不住性子了,看来主力那边,我们优势很大,不然清军也不会连歇都不歇,直接进攻。”

    安巴的骑兵被部署在侧后,前沿都是步兵,因为左翼是平地,适合骑兵冲杀,所以李元泰把自己的燧发枪团布置在了那里,所以宽大的正面多是暹罗兵、真腊兵。

    这些士兵到了山东之后,经过了三个月以上的整训,因为其本身对火器比较陌生,所以只有一半人更换了火器,但也主要是火绳枪,而其余人则是发放了铠甲,成为了披甲长矛兵,因为率先抵达战场展开,所以前沿多了一道栅栏,可以掩护火绳枪手在前沿直接展开。

    真腊人和暹罗人的火器能力不高,只能进行百人规模的齐射,而且射击两轮就会完混乱,但清军第一波进攻也只是试探,轻骑兵斜切南洋军团宽大的正面,向半空射出一排排箭矢,这些轻箭升到最高点,然后越过栅栏,落在南洋军团密集的阵列之中,这种骑射掠阵,可以打垮意志不坚定的军队,但对于这些操练许久,军纪严格的南洋士兵来说则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