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足球俱乐部小说网>历史小说>回到明朝当太子 > 第二卷 南方 第一百九十八章 余波(6)
    “太子是行雷霆手段,但有菩萨心肠。”

    大明皇室是不信佛,而专好道家,但王家彦是佛门信徒,一时也就带了出来,见史可法无可复奏,便是插话道:“当今大局,不整顿盐课,不设厘局劝捐,国家用度打哪儿来?天下商民,不能只能顾着自己发财,也要想想,东虏和流贼过来,国家没钱养兵,又将怎么处?”

    虽然王家彦的话是言利,史可法心中十分不取,但他自己没有打理财赋的能力,高弘图也不在,当下也只能微微点头,以示赞同。

    只是他心中不明所以,所以脸上还是很勉强的样子,见他如此,路振飞便微笑道:“今日臣听闻此事,也是为殿下贺。太子自入淮安,设厘局劝捐,本月收入,就是十五万两还多,这还光是中小商人交纳的厘金,如果再有盐课,殿下说整顿之后,年入在五百万左右。这样一来,国家不必拨银一文,太子就能养十万虎贲之士……臣敢不为殿下贺?”

    崇祯的高兴,其实就在于这些数字之上。

    他当皇帝十七年,没有一天不是在银子上焦头烂额。

    万历皇帝臭名满天下,不过银子也是赚的极多,万历内库,恐怕在一千万以上。

    不过在神宗晚年,就发出几次,都是百万以上的规模,其用是在养兵,补贴补饷。因为以国家财赋,也就是农税收入已经养不起九边的大军了。

    皇帝的钱,就是矿税和工商税所得,也就是叫东林党痛骂的源头。

    到天启年间,国用远不及万历年间,但仍然有诸多工商税,比如浙江的茶税,天启年间是十万两左右一年的收入,林林总总相加,总算不必再加农税,就能把大局敷衍下来。

    等到了崇祯当政的年头,工商税不收,比如茶税,到崇祯年间一年只有四千两,连一营兵都养不活。内库几年就用的光光,库里能跑老鼠,而书生们一遇困局,先劝皇帝修仁德,简用度,用正人,养正气。然后就是不停的请发内帑,请发内帑。

    崇祯连宫中的一些大型金器和铜器都拿出去当了,主意打到外戚头上,到底还是财政破产,对财政的事,是一筹莫展。

    于是加饷,自饮毒药,也是实在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这其中甘苦,当然是给崇祯留下了十分恐怖的印象,现在太子一出,自掏两百万建军,同时梳理江北民政,崇祯心里已经奇怪,太子哪来的这一大票横财?

    后来朱慈烺推说是舅氏周奎那边给的,崇祯无处查证,也只得信了。

    不过这只是偶可得之,崇祯也没有当这一笔银子是正途,所以不大放在心上。到现在,厘金每月在十万以上,这已经在崇祯意料之外。这一注收入,不是工商矿税,不必到户征收,不必担心江南人***……收银子的人都不到江南,怎么哄闹?

    再又整顿盐务,一年更是报了五百万的收入,朱慈烺更是言明,除了江北养兵开销,将来如果有盈余,可以支解南京,解决中枢缺银的困局。

    如此一来,崇祯的欣喜,也就可想而知了。

    至于扬州出乱子,皇太子也没叫他操心,迅速消弥,且善后得当,不必担心继续出大乱子,于是适才史可法进来之前,这大殿里也是君臣和睦,十分开心。

    到了此时,史可法也无甚可说。原本准备了一肚皮的话,此时此刻,却也只能咽了下去。

    眼下不管是皇帝还是军务大臣,显然都是站在太子那边,自己有些杀风景的话,确实是不大方便说出来了。

    不过,他毕竟是个性耿介,当下还是在椅上躬了躬身,沉声道:“皇上,请务必留意,盐商虽然不少可恶,但如果强行派捐,臣恐市面骚动,一时难平。”

    盐商这一次被抓着小辫子,恐怕皇太子也不会客气,派捐数字,各家也肯定只能捏着鼻子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