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足球俱乐部小说网>历史小说>回到明朝当太子 > 第二卷 南方 第二百五十二章 转折(32)
    国事与党争哪个重哪个轻,这一点史可法还是分的清楚的。

    这个人,当时人都以君子来形容他,虽然在议和与很多事上他都做的不好,但本身品行是没有问题的。

    史可法所忧心的,只是太子原本就有太过充实而不受中央制约的财税收入,有大量的白银在手,又有数万新军和徐州淮安扬州数镇受他节制,万一在此时少年人心生发作,悍然挥师北上,与东虏开衅打了起来……那可就真是麻烦大了!

    史可法和马士英在内,也是相当一部份人的看法是一样的。

    大明已经是这个样子,皇帝抓了十几年权,处置了多少人,现在弄的国弱民贫,天下人苦不堪言,再扑腾下去也不外如是。倒是认清现实,恐怕还有一二百年的太平日子可过。

    不过东林同志们见利而忘义,只为了减免了一点厘金就甘为人所控。

    史可法思想起来,自是气闷无比。

    太子现在手头有的是银子,厘金和捐纳所收入的具体数字不详,但根据一些蛛丝马迹来看,最少当有数百万之谱。

    这个数字,已经足够叫江南朝堂上下所有人动心。

    而世族之中,也有相当读书不成的人。监生可以捐纳,等于有了生员身份,出游,和父母官打交道,都是十分方便。

    而况还可以一体会试,有的人乡试不成,但会试可能邀击得中,这个可能也是有的。

    现在江南一带已经有强烈的呼声,连内阁和礼部、户部都拖不下去了。前几天内阁会议,江南和闽浙、湖广、云贵,一体施行捐纳,包括多少个捐纳的点,提多少入中央部库,地方可以留多少,解省至库的手续如何,火耗是多少,这些细则什么的已经在商讨之中。

    内阁会议之时,包括李邦华和王铎在内,各人都是喜笑颜开,十分高兴。

    国朝岁入,现在不过是七百万之谱。太子在淮扬一地就已经远过此数了。当然,淮扬清江那是特例,别处厘金收入加起来,也不会比淮扬多出太多,至于盐课收入,淮盐更是盐课最一,别处都没得比。

    倒是捐纳所入,恐怕能超过淮扬数倍甚至十倍以上。

    江南一地,就有多少有银子的世族大家?其中又有多少子弟愿意捐纳为监生?而且,又有多少人在海外贸易上发了财,愿意拿大笔白银出来,捐一个官帽子在身上?

    户部粗略算算,全部加起来,恐怕捐纳一样,就有两千万之谱的白银收入。

    有这么一笔钱在手,改革营制,划定防区,编连新军,抚恤***,包括农田水利诸事,都可以从容进行了。

    而大明前途来说,最少江南半壁能保住了。

    未听说一个朝廷财饷充实,兵员亦是足够,而世族归心,武受制于文,政治亦是清明的提前之下,却被人灭国的。

    到了此时,捐纳之事所带来的连锁反应,也是渐为人所知道。

    当然,众口一词夸赞的当然不是内阁或军务处,而是远在清江的太子。

    一想起来诸事都被皇太子牵着鼻子走,诸事无所献替,包括中枢制度,军制,收拾人心,重整纲纪,收拾财政,开源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