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丫头,这个是你的,快点儿,再晚一点这太阳都要落山了。”周大妮把地上的包袱塞到柳月竹怀里,背上筐就往外走。

    俞禾婳抬头看了看还挂在天上的月亮,行叭,你说啥就是啥!

    三人也不再多说话,背着东西就往村口赶去。

    俞禾婳掸了掸身上的灰土,又揉了揉腰,柳家村离临安县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他们天还未亮就出发,到的时候太阳已经出来了,虽说不用走路,但是颠簸了这么久,她的腰都快断了。

    “老大家的,愣着干啥,还不赶紧走。”周大妮刚给老黑头商量好回去的时间就看到愣在一旁的俞禾婳,立马走到她身边,低声叱道,又不是没来过,有什么好看的。

    俞禾婳回过神来,背起放在一旁的竹筐默默的跟在周大妮身后,眼里的色彩又多了几许。

    除了柳月竹,估计没人能理解她现在的感受,踩着硬实的青石板,望着街道两边随风轻扬的招牌旗帜,听着商贩卖力的吆喝声,俞禾婳有些恍惚,又有些复杂,只觉得一股热气涌入眼眶。

    那一瞬间,她能清楚地感觉到,自己真的是回不去了。

    “娘,你咋来了,咋不叫人帮着捎个话,我也好去接你。”张氏正拿着抹布擦着柜台上的浮灰,看到有人踏进店里,刚想出声招呼,话到嘴边才发现来的不是旁人,而是她那住在乡下,平日里并不常见的婆婆。

    “大嫂,你也来了,这是月竹吧,这才几天没见,都长这么高了,赶紧进来。”张氏嘴角一弯,转身出了柜台,笑着招呼道,这太阳是打西边出来了,自从文清去了后,她多久没见过大嫂来县里了。

    俞禾婳看着笑的眉眼弯弯的张氏,点了点头,应该是做生意的缘故,她这二弟妹的亲和力很强,看着就让人舒服。

    “老二家的,你先在这儿招呼着,这是家里带来的菜,我先拿去放后院。”周大妮看着等着结账的客人,挥了挥手,背着筐就往后院去。

    “一共八十一文,这一文我就给你抹了。”

    张氏手脚利落的算好价钱,笑着将客人送出门外,看了一眼后院,想了想,招呼伙计在这儿看着,自己跟着往后院去了,她还是要亲自去看看才能放心,她这个婆婆可不是一般人,也不知道今日过来是为了什么。

    “娘,你今个来是有啥急事,用不用叫人去把云荣叫回来?”张氏刚进门就看到沉着脸的周大妮,对着自家闺女使了个眼色,笑着上前问道。

    “叫老二回来干啥,又没什么大事儿!”周大妮脸色有些不好,这都啥时辰了,月婷这死丫头才起来,这也太懒了,菊丫头都比她勤快。

    “娘,你们还没吃早饭吧,我这就去做,一会儿就好了。”张氏对柳月婷使了个眼色,笑着说道。

    “不用了,这城里的啥都贵,就别费粮食了,我们在家已经吃过了。老二家的,你知道这县里哪个大夫正骨接骨的手艺好?”周大妮沉着脸问道,她还是去找个大夫问问才放心。

    “娘,你问这干啥,谁摔了还是咋了?”张氏有些紧张,要是家里的人,他们肯定要再出一笔银钱,家里现在可真是没啥钱了。

    “老三前天干活的时候不小心把腿给摔断了,楚大夫给正了骨,我这不是怕他恢复的不好,带着他来县里又不方便,还是找个大夫问问看才放心。”

    “娘,三弟咋就不小心点呢,这可是个大事儿,娘,东街回春堂的那个林老大夫最擅长看这个了,一会儿我就陪你去问问!”张氏心里咯噔一下,看来这钱是不出不行了。

    “行,那一会儿一起去看看。”周大妮点了点头,有人领着能省不少事儿。

    “娘,那咱要去的话可要尽早,不然等去的人多了,怕是要多等些时辰了。”张氏接过柳月婷端来的热茶,给几人倒上后,温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