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说刘邦此人怀争夺天下之志,即便沦至巴蜀,也不可小觑,迟早要着手对付。

    哪怕对方真是个不足挂齿、不值得耗费精力对付的无名小卒,他也无论如何要替贤弟达成愿望的。

    韩信静静垂眸,陷入了沉思。

    见便宜大哥想得入神,对这些个聪明人的麻烦做派已然司空见惯的吕布挠了挠脑袋,知情识趣地跟着安静下来。

    他蹑手蹑脚地走到一边,连大气都不出,生怕扰乱了韩信的思路。

    韩信一旦彻底沉浸在思绪当中后,便不知时光流逝,也未关注四周变化。

    很快,一个大致的计划渐渐浮出水面,促他于沙盘中书写如飞,草略记下大概内容。

    只是当下尚且难做定夺,还等具体分封过后。

    直到有处需询吕布意见,他方抬起眼来:“贤——”

    话刚启,即戛然而止。

    他愣愣看着不知何时已双目紧闭,保持着之前的疏懒坐姿潇洒觅周公去了的吕布半晌,不禁失笑。

    贤弟啊,贤弟。

    即便对韩信而言,得封一军裨将是非比寻常的飞跃,令他首次真正拥有了大展身手、实现抱负的宝贵机会,但对整个楚军而言,并未翻起什么浪花。

    就连吕布得封将军,因其所领的为前秦京师军,而非由其他将领手中各拨些人另成一军,是以未触动其他楚将的利益,也少了波澜与阻碍。

    而更令诸侯关心的,还是他们等待已久的、由霸王项羽主持的分封。

    项羽倒是痛快,待麾下幕僚将迁都咸阳的事宜布置好后,便基本按事前与诸侯的约定,痛快地对他们进行了分封。

    当然,他虽号称‘以功分封’,但这份功绩,主要都由是否随他入关、或于巨鹿一战出力,亦或是曾于项氏有恩义来决定。

    最先被他封作雍王的章邯欣然按项羽的示意,公然表示功不足为王,辞去王位,改领中军左司马一职,为楚军效力;关中之地与部分楚地,理所当然地归了霸王项羽;项羽麾下属将黥布得封九江王,黥布妇翁吴苪得封衡山王,楚柱国共敖得封临江王,分领原楚国部分辖地;赵歇封代王,张耳则为常山王,分割原赵国所辖土地;田巿田安田都分别封为胶东、济北与齐王,分割原齐国地;臧荼与韩广封燕王与辽东王,分割原燕国地;魏豹与司马卬为西魏王与殷王,据魏国地;韩成与申阳为韩王与临江王,据原韩国地。

    此番分封,项羽早已定下,只有两处做了变更。

    一是关于刘邦的分封:项羽甚恶仗楚王心之偏倚、将他拒之关外的刘邦,原便准备封至他眼中属偏远苦寒的巴蜀二郡,不想历经事变,刘邦主动奔巴蜀逃命去了,倒省了他驱赶的功夫。

    而刘邦身为‘暗刺楚王’的逆臣贼子,自是必诛之后快,不配封王的。且因巴蜀偏远,又有刘邦那数千精锐盘踞,要提收复,远征起来是既费事又收益微薄。

    若封个虚衔,也不过得罪人罢了,项羽与谋臣们商量一阵后,索性先搁置不理,留待日后收拾。

    二是原对与司马欣、董翳的分封——他原想东归楚都彭城,那关中之地,便可分割为三秦之地,分别由原秦将司马欣、董翳与章邯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