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圣旨到了荆州之后,自是引起一番大的震动。

    荆州王府被围得连一只蚊子也飞不出去,更别说让荆州王能和府外传递消息了。荆州王不知外界变动,刘知义也没有贸然将证据递到荆州王,给他多留出时间反应。

    荆州王虽然心下有底,但也相信自己并未露出什么大的破绽,现在发虚未免输人阵仗,授人以话柄,故嘴上硬气得很,天天派人到府门后叫骂,说这刘知义目无王法,无故扣押诸侯王爷,待王爷上奏禀明圣上之后,定要定刘知义一个抄家灭族的大罪。

    围着荆王府的都是本用来押送宿县粮草的御林军,他们知道荆王府被围事由,心下暗中好笑。但到底训练有素,令行禁止,不会贸然就开口。

    圣旨到荆州时,藏在玉京山脉的金银粮草、兵队和刚刚开挖的地道口都已经被找到。

    为了甚至中的揭发之功,荆州王党羽个个积极的说出自己所知道的辛秘,不仅说出了为荆州王上供的另外几个县,还点出了所有跟荆州王有所接应的玉京官员。

    真真称得上是拔出萝卜带上泥。

    刘知义不得不规定只有首次揭发的重大消息,才能算作揭发有功。

    如此一来,这些党羽录起口供来却更加详细和积极了,甚至称得上是搜肠刮肚,不仅大事吐露的快,因为生怕自己知道的不够多,抢不着没有首功,连一些小事也吐的干净,连荆州王小妾家娘家有人仗着权势,夜宿青楼却不付钱的事也说出来了。

    说来可笑,他们谋事之时,也就是想为家族挣一个大前程和大富贵。

    却没有想过,事发之后,也许连家族的小辈和生机都保不住。

    因为党羽的配合和刘知义手段非凡,案情在十五日之后便尘埃落定。

    一时之间,荆州府菜市口日日都有人斩首,护城河都染成了红色。

    有的荆州党羽被斩首之时还带着笑意,因为自已在临死前被告知为家族保住了生机。

    “好,好。只要还活着,就好。”一个生前贪墨无数,死时却只能保全这一点点小小的愿望的荆州知县在临刑前,含笑留下了这一句遗言。

    荆州王被斩首之前的一刻钟,还被关押在府中。这么多日的关押,让他隐隐约约也有了一丝预感。但即使在刘知义陈明其罪行,肃宣皇旨之后,他仰天大笑道“我不认!”才被削下了头颅。

    这是一个事败者,为自己保留的最后的体面。

    未知情者,见之未免恻然。

    但实则相反。

    即使荆州王在荆州盘踞日久,平时风评也甚好。却没有人为他喊冤。

    大家都心知这不过是个伪君子临死前最后的挣扎罢了。荆州王“正义”般出声之后,迎来的也只是百姓的一片嘘声和烂菜叶罢了。

    他们无需更多的证据,因为所有被找到的被荆州王被荆州王蓄养在玉京山脉数年的军队和妇孺就是最好的证据。

    他们被养在深山,对外界无从知晓。男的则被冲入军队,妇女则被用来挖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