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足球俱乐部小说网>历史小说>我就是大牌 > 第三百八十二章 非洲三日(第二更)
    还好,第二天,悦华的股价居然上涨了百分之一…

    这说明什么?

    说明主论调还是支持张俊生的!

    张俊生无所谓,他已经抵达非洲…

    ……

    今年的威尼斯影展,没什么看头。

    意大利国内对艺术、政治、社会的思索和挣扎也反映在电影节上。

    上世纪70年代的整整10年,威尼斯电影节取消了颁奖活动,动机或许高尚,但却让自己沦为无人问津的电影展。等到意大利人缓过神来,为时已晚。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10多年里,北美有了自己的圣丹斯电影节和多伦多电影节,戛纳电影节也因吸引了大量英语世界的大师而建立了艺术电影第一圣殿的声誉。

    柏林电影节的情况比较特殊,欧洲顶尖电影节中,它是唯一在超级大都市举办的。

    戛纳、威尼斯、洛迦诺、圣塞虽然美丽,电影节的时间也都选在5月到9月间气候最宜人的季节,但在住宿、交通、公共服务上完全不能与柏林同日而语。

    城市的容纳能力也决定了柏林电影节可以接待更多的记者和专业人士。

    多伦多电影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占了这个优势,加上能为奥斯卡造势,近20年来逐渐成为“戛纳之下,万人之上”的榜眼。

    没有戛纳电影节的崇高威信、没有多伦多电影节的庞大市场、没有柏林电影节的城市优势,甚至也没有瑞士人的财大气粗来保证像洛迦诺电影节选片那样的独具一格,威尼斯电影节看上去就是个缩减版的戛纳,缺少自己的价值。

    在各国媒体的文章中,“星光黯淡”,“虎头蛇尾”,“奖项爆冷”成为近年来威尼斯电影节的标签,虽有些苛刻,倒也算贴切。

    今年的入围者阵容,比戛纳还是低了一个档次不止,甚至于被调侃“还不如几位评委有名”…

    毕竟评委里面还有达伦·阿伦诺夫斯基、贾章柯。

    很多来到电影节的人都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市场萎缩、来宾缩减、星光黯淡…

    这个世界上历史最久远的电影节遇到了又一次困境,之前也有几次打击让威尼斯电影节陷入僵局甚至停办,但最近几年的痛尤其真切。

    阿尔贝托·巴贝拉接手威尼斯以来,面对日渐衰落的人气,这位卷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的主席,能够抓住的救命稻草并不多,数来数去也就两件:好莱坞出品与电影交易市场。

    这两把刷子与威尼斯数十年来强调的艺术性并不相称,硬要绑定反而让参与者和旁观者有种割裂感,红毯上是一票美国明星,获奖的却是另一拨人…

    为什么威尼斯电影节没有交易市场?

    这个要怪马克·穆勒,前主席说了‘威尼斯不需要市场,欧洲片商还在度假…多伦多就是市场,威尼斯就是为新片积攒口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