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想来想去,也只能求到高皇后这里来了。

    她细细想过了,女儿如今这样,确实是做不得太子妃的,可若能做了太子的侧妃,这也算不得坏事,不是吗?

    而且,她也仔细思寻过的,皇上膝下就太子殿下这么一个嫡子,何况,如今高家功高震主,只要有高家在一日,太子这东宫便不会有危险。

    何况,大家也都知道,皇上之前连年征战,这身子骨总有些不好了。

    若女儿能入了东宫,成了太子侧妃,等太子殿下顺利登基后,未必不可能争得荣宠,压着太子妃。

    当然,她虽有这样的心思,可之所以敢求到长春宫来,不过是她揣摩皇后娘娘的心思,这魏家毕竟是太后的娘家,能这样和魏家联姻,不也合了皇后娘娘的意吗?

    所以,比起外头那些流言蜚语,若魏家能成为太子殿下的助力,这对于皇后娘娘来说,该是最重要的。

    这么想着,她磕头又道:“娘娘,臣妾若非

    没了法子,又怎么敢求到您跟前。臣妾斗胆求娘娘,让蕴儿侍奉太子殿下左右,做了太子殿下的侧妃吧。”

    高皇后不是傻瓜,怎么可能不知道封氏打的主意。

    可不可否认的是,除了刚开始的震惊之外,她其实是无法拒绝封氏这样的哀求的。

    或许在所有人眼中,有高家在,东宫便会稳如泰山,可这些日子发生的事情,侯家甄家相继被抄家,高皇后如何能安心。

    可若是魏家姑娘嫁给儿子,便是逼着魏家站队了,太后娘娘虽会动怒,可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所以这事儿,对于儿子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

    当然了,高皇后其实也有些介意外头关于魏家姑娘的流言蜚语,可比起魏家给她带来的利益,这又有什么重要的呢?

    毕竟,她只是儿子的侧妃罢了。

    等到这日永国公夫人出宫,六宫便很快有了传言,说永国公夫人今日往长春宫去,实则是求了皇后娘娘,想让魏家姑娘做了太子殿下的侧妃。

    一时间,六宫震惊。

    慈宁宫里,魏太后仿若是被一道惊雷给惊住了。

    虽她对于今日封氏往慈宁宫去,已是不满。可她还以为,封氏不会有这么大的胆子。

    可结果看来,她真的太小瞧了她这侄媳妇了。

    “娘娘,国公夫人这么往长春宫去,如今弄的众人皆知,皇后娘娘又素来宽厚,这事儿,不出今日怕是就传遍整个京城了。”

    “这么多的流言蜚语下,表姑娘除了离京避嫌,怕也没有别的法子了。可国公夫人既然不顾您的威严,把事情闹腾这么大,怕也不会轻易让您把表姑娘送离京城的。这可如何是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