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就是青宁村了。”周翠玲一边走一边给她们介绍。

    青宁村在沓渡众多村庄里并不是最大最富有的,但却是人口最多的。

    因着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就比其他村少了很多。

    而就在这种情况下,村里还是有很多人家不愿意种田,顶多种一两亩够吃的口粮而已,其余的一律闲置。

    好好的土地不长东西,闲久了自然杂草丛生,有勤快的人看不过去,打算跟他们要了过来种,当然种也不是白种的,当时候粮食有收成了可以分一些给他们,也算是变相的租金了。

    要真让他们拿钱来租田地,说实话不太可能。

    沓渡的总体耕种面积比平福要大很多,粮食种多了自然卖不上价,因此农户们就算一年忙到头,到最后粮食收成了其实也卖不了多少钱,顶多只能够温饱而已。

    粮食卖不上钱,时间久了种的人自然也就少了,村庄里闲置的田地越来越多,村官们见了心里着急,劝大家去种田却又没人听他的,不光没人听他的,甚至还有人叫嚣着要把土地都卖出去。

    本来只是随口的一句话,却不料有人当了真。

    沈家的这几百亩田地就是那些家中明明有上好良田却不肯耕种,只想着拿快钱的懒汉们卖给他家的。

    沈家是生意人,精明的很,再加上府里在县城有粮油米店,轻易就能估摸出粮食的涨跌幅度。

    看出乡下人私下里大批量买卖田地,干脆联合了陈家,李家,王家,在短短一个月里,前后买了将近一万多亩田,又囤积了不少米面粮油,直到沓渡的米面粮油市场失衡,很多人想买米面粮油都买不到的时候,才把米面粮油拿出来卖。

    且价格那叫一个高,但即便价格高,买的人还是多,一时间这四大家的对应店铺门口门庭若市,排队的人能从东街头排到西街尾。

    那些懒汉们看到粮食价格被定的这么好的时候,心中暗生悔意,也曾试过去这四家门口叫嚣打闹,可惜最后都无功而返,有的闹腾的厉害的,甚至还直接被抓进了衙门吃了板子。

    县令看出四家打的都是什么主意,也请过四家当家人前去衙门吃饭,吃完饭后没几天,市场上的粮食价格就逐步降低了下来,直到回到最初的价格为止。

    也因为那一次的粮食市场失衡,大家都有了警觉性,明面上没什么大动作,但私下里却开始疯狂买卖田地。

    有钱得买,没人的租。

    沈家的几百亩田地就是这么租出去的。

    往前有了大半个时辰,一行人终于来到了目的地。

    周翠玲带几人走到了一户院子用竹篱笆围起来的人家面前。

    “这是我舅妈家。”周翠玲刚走到门口,还没来得及和院子里的人打招呼,就见院边菜圃里一个穿着深灰色粗布的胖女人朝她们走了过来,一边走还一边试探着跟她们打招呼。

    “是我家翠玲妹子不?”

    大概是一两年没见了,有些陌生,再加上周翠玲身边还站着几个一看就是大家小姐的人,向秀禾一时间不太敢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