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恒看向云昕,语气高调:“听柳大人这一说,似乎是有些道理,杨大人你说呢?”

    杨易一听“柳大人”三个字,顿时变了脸色,他瞧着柳云昕,半晌,才换了神色,委屈道:“王爷,明明就是他强词夺理,这烟雨楼本就是玩乐之地,微臣在酒席上喝了少许,觉得夜风吹的舒服,这才出了宴席。此厢房内是昔日微臣认识的小倌,不成想进来一看,却不是他人,下官事先并不知情。再者也是这人说要玩乐,下官当他是烟雨楼的小倌,这才起了心思……”

    魏恒虽然不在朝堂,但朝堂事却是北疆饭后长谈的话题,哪家公子哪位大臣喜好什么,他是差不多知晓的。

    然这位杨大人,出身弘农杨氏,是工部尚书的侄子,平日里无所事事,爱逛烟柳花巷,他这关系混乱,理都理不清。可他偏偏掌了兵部的职权,禁军的好些事都要经过兵部协商。

    魏恒瞧着他,脸上的笑容深了些许,“杨大人说的也在理,不过你眼前这位还真不是什么小倌美人,他可是父皇亲封的状元,今日朝堂之上,父皇也是应允了他入内阁,日后跟在沈大人身侧,你说这职位也不在杨大人之下,难办啊。”

    内阁和中书都会参与决策,只不过内阁首辅沈清远是两朝重臣,在威望上比之要甚。沈清远的地位如今也已超越三师成了高武帝身边的掌策人,就连几位皇子平日里都要礼让三分,更别说他杨易了,区区兵部侍郎,哪敢在内阁大臣面前耀武扬威。

    杨易环顾了一遍,见两人脸色不佳,果断跪了下去,就听“啪啪”几下,那脸已见红印,“哎呦呦,真是瞎了我的狗眼,怎么就没瞧出来呢,柳大人看这几巴掌够不够,若是不解气,您再来几下,下官这就受着了。”

    “杨大人何苦这般啊,倒是叫我感慨,我们本是同僚,能陪杨大人玩乐,乃我幸事。哪来的责罚。”柳云昕敛了神色,探身过来,说道:“我还仰仗着杨大人替我在太子殿下面前美言几句呢。”

    武帝多疑,更是痛恨结党营私之事,朝中众臣无人不知,平日行事小心谨慎,不敢在府中设宴会,若是听说谁与谁走得近了,势必要质问一番。

    魏恒虽然不在朝,但也知晓一二。

    “怎么,杨大人最近跟太子殿下走得近?”魏恒不动声色地问了句。

    “不是,”杨易急忙道,“王爷这是哪里的话,太子怎么可能与臣走得近,这要是叫皇上知道了,那可是要掉脑袋的。”

    魏恒俯下身来,轻拍着他肩膀,“我也是这么想,父皇最忌讳的就是这个。给杨大人一百二十个狗胆也不敢做这结党营私的事。”

    “是是是,臣没胆,不敢。”杨易附和道。

    柳云昕看他们俩打官腔,觉得无聊,便开了折扇,瞧着窗外去了。

    魏恒转过身,看着柳云昕不舒服地皱了皱眉头,“柳大人也不是心胸狭隘之人,这一番折腾也够了,不如今日我做主,这事就过了。”

    “为何过,”柳云昕冷淡道,“王爷觉得这是小事,但臣却不这么认为,虽然杨大人已同臣表达了歉意,但我觉得这日后就是个隐患,杨大人还是要严于律己才是,若是明日被人在圣上面前奏上一本,岂不晚矣。”

    “是是是,柳大人教训的是,臣日后定要洗心革面,远离烟花之地,尽心效忠圣上。”

    杨易也不是傻子,纵横官场数年,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什么时候道什么人,他这话把皇上都搬出来,就肯定云昕不敢再继续追究下去。

    柳云昕轻笑一声,他怎么会不知道,这杨易是拿皇上来压他,他看着人道:“既然杨大人诚心悔过,这事我便既往不咎了。今日与杨大人玩乐也累了,云昕先走了,望王爷与大人畅饮愉快。”

    魏恒寻着他的背影过去,深看了几眼,又转身过来,对着杨易道:“这酒席我也吃累了,麻烦杨大人同众大人公子道一句,魏恒收到公子祝愿了,今日疲乏就先走了,改日再叙。”

    杨易拜首,颇有摇尾乞怜的模样:“王爷慢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