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满堂,树影参差。

    院中柳树下,半卧着一位白衣垂地的隽秀少年。光影朦胧,透过翠绿的枝叶,尽数倾泻在少年背上。

    早些时候心绪烦乱,郭瑾便遣青童搬出一具小案,并取来一只敞口酒壶,自己则跽坐于案前,兀自向喉中灌酒。

    米酒香醇,饮进腹中却浓烈滚灼,烫得人几欲落泪。

    此刻万籁俱寂,郭瑾伏在案上,遥遥西方似乎仍缀着几抹嫣红,伴着脑中上头的酒劲,让人只觉身处云阶月地之中。

    忽而有人提灯而至,郭瑾疑惑地撑起身子,目光散乱,最终聚焦在那个小小的圆润孩童身上。

    望着二郎乌溜溜的豆眼,郭瑾眯眼笑笑:“二郎可要同我饮酒?”

    少年本就容色白皙,如今因了酒气熏染,竟平添几分烟火气息。

    二郎放下提灯,一屁股坐在那块硬邦邦的石墩上,如同恨铁不成钢的老父亲般,凛然正义道:“酒大伤身,先生小酌便罢,怎可荒唐至此?”

    知道他是好心,郭瑾摆摆手,将身下的坐席扯到二郎跟前,而后醉醺醺地箕踞而坐,眸子里银光闪闪,好似含了漫天星海。

    郭瑾撇开话题,借着酒劲笑问一声:“二郎以为,方今天下之势如何?”

    纵使是垂髫孩童,二郎也清楚这句话已有僭越之意,本不该随意出口。见二郎瘪着小嘴默默不语,郭瑾也不在意,只举起手中的耳杯,对月独酌。

    少年侧脸的轮廓柔化在月影中,莫名就有些遗世独立的意蕴。

    郭瑾刮过二郎的鼻头,弯眉笑道:“汉柞倾颓,皇帝势孤,久必乱起。”

    落声如滚珠清脆。

    二郎大惊,先是左右环顾,见四下无人,这才急着要去捂住郭瑾那张醉酒胡言的碎嘴。

    郭瑾身子后倾,险险避开二郎的小胖手,反钳住二郎的动作,故意让他与自己对视:“二郎以为,天下将乱,孰堪以继?”

    奶娃式叹息。

    二郎皱着眉头思索,漂亮哥哥也不知是受了什么刺激,自己若不回答他的问题,他估计是要自言自语到天明吧?

    二郎凝思出声道:“若论贤士云集、一呼百应,非世族豪强难以任之。”

    见他终是言语,对面的少年霎时来了兴致:“宦官之辈,二郎以为如何?”

    几乎是瞬时嗤笑出声,二郎不屑道:“赘阉无德,何堪相提耳?”

    见他如此决绝,少年松开双手,任凭怀中的小奶娃爬坐回原位,只轻轻笑道:“世人本无贵贱,宦官亦有是非,往后天下三分,又哪管你宗亲宦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