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管他们起身后的愧疚难安,点了点那群小孩儿,“他们的基本功练得如何?”

    其实不用他们说,余欢喜也看出来了,一个个瞧着还挺壮实的,但下盘虚浮,显然没有下狠心去练。

    而且,现在也没有配合的药汤。

    余家女仓以刚猛出名,血气越足者发挥的威力越大,所有特别注重基本功。祖父还在时,余家府兵都是从小开始练,但小孩骨骼尚未发育完全,得配合药汤,不然出人命都有可能。

    不等他们回答,接着说道:“既然这武也没怎么练,都去念书吧。”

    “凡是到了启蒙年纪的,都去私塾读书,先念满一年,无天赋者再找其他出路,有天赋者就接着念,一应费用从公中出。”

    姑娘要送娃娃去念书?还负担所有费用?其他人还没从这个巨大的惊喜中回神,最先反应过来的余旧宴。

    他满目激动地看着余欢喜,“姑娘,那、那现在年纪还不够的,以后也能公中送去念书么?”

    余欢喜颔首,“当然。”

    余旧宴激动到手脚颤抖,至于脸上的刺痛早已忘记,他噗通一声跪下,毫不停歇的连磕三个响头。

    “谢谢姑娘!”

    弟弟也可以念书了!

    余欢喜看着他头上磕出的红印,又见他笑得跟傻子一般,扯了扯嘴角。

    …………

    ………………

    余守山很早就去找余欢喜,谁知院里没人,问了阿朱才知道来了练武场。

    匆匆赶来练武场,就看到了余欢喜将所有小孩送去私塾的一幕。

    余欢喜和激动的府兵们说了几句,看到人群外的余守山,示意他们接着练,和余守山一起往外走。余守山一直沉默,直到路途过半,远远看见小院后,才小声道:“姑娘怎么想着送他们去念书了?”

    “因为练武没出路啊。”

    余欢喜停下脚步。

    “守山叔,余家已无主将。”

    “就算那些小孩练了,长大后自行去从军,他们被针对比被重用的几率要大得多。”

    他们身上带着余家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