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足球俱乐部小说网>仙侠小说>大道修行者 > 《易经》之我见
    《易经》是一本奇书,许多人看《易经》根本看不懂,也不知先祖是如何写出。我是查了不少资料,根据自己体会,经过多年摸索,自认为掌握了一些实质的东西,今日写出,也是一家之言,正误读者自行判断。

    首先,《易经》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个人认为,《易经》是一本占卜书,也是一本史书。作为一本占卜书,多数人没有意见,但说它是一本史书,许多人就不敢相信。这就要考虑到《易经》成书年代,《易经》又叫《周易》,应该在周代成书,而夏、商和周三代实际上是巫术为主流的时代,这一点从考古证据可知。(本文后附田毕旺先生所译天亡簋铭,从中大家可以窥见当时巫术盛行的一幕)。大量出土的商代甲骨文都是记载占卜的结果,在夏商周三代,凡是大事,必先占卜,占卜结果刻在甲骨上,便是甲骨文。

    《易经》最早可能是这些占卜资料集合,有点像医案或法院案例卷宗,因为历史大事在当时必占卜,所以汇成资料时,实际上已有记录历史的价值,所以说它是史书,也因为记录了占卜结果,所以也是占卜书。

    当然,最初可能很简,只有最简单判词,如乾,只有“元,亨,利,贞”四字,后面其他内容,却是此事发生后,再追加记载。举几例说明:

    临卦,就是周武王灭商后,登基为王,君临天下的记载。登基之前,当然要占卜,结果大吉,判词:元亨利贞。事后如此记载:至于八月有凶。看这一卦人可能不能理解,历史上周武王八月得重病,差点死去,当然八月有凶,明显是后来补记,后面爻词,更是后来添加,说明这个事件经验教训,而当时由于记录都要用刀刻,当然能省就省,这也倒致《易经》艰深难懂。

    观卦,从臣子角度记录了武王登基大典,观礼也。

    乾卦,记录了周兴起取代商的过程,为君之道的经验教训,其用九中有一句:见群龙无首,吉。从常人角度看,群龙无首不可能吉,事实是,商纣失去能成为天下之首的资格,诸侯无首,周正好取而代之,当然为吉。

    坤卦,是记录商一部分贤臣投向西周的卦,为臣之道也,所以才“先迷失道,后顺得常”,并在后来爻词之中记载了商纣王的结局。“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龙战于野,其中龙指纣王,武王灭商最后一战便是牧野之战,商十万奴隶临阵倒戈,纣王于摘星楼**,其焦尸流出的血当然是黑黄(玄黄)色。

    归妹卦,更是清楚,直接在爻词中言明:帝乙归妹,明显是商王乙嫁妹占卜与事后记载。

    其余不一一说,《易经》是先有卦象和最简单吉凶判词,事后,再补记事件经验教训,后来整理者再加以完善,最终成书。

    到此,有人会感到失望,但《易经》发展远未结束。

    先说一下卦象,《易经》其六十四卦,均有六爻组成,阳爻称为九,阴爻称为六,从下到上,分别叫初、二、三、四、五和上,卦象如何产生,说法多种,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借像喻理,也有可能从当时灼烧龟甲占卜中得到一部分,我曾见一书,讲述如何灼烧龟甲,从裂纹中断吉凶,许多裂纹近卦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