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足球俱乐部小说网>灵异小说>枭雄之明末争霸 > 第九十七章 新军第一营
    张亦隆设想的标营从营制看来确实很像曾国藩创立的湘军,在张亦隆看来,现阶段的以冷兵器为主的新军,真要直接套用使用现代火器的三三制才是最不现实的。

    新军标营的基本战术单元是队,每队设什长1人,正兵12人,长夫1人,共14人;8队为一哨,远射和肉搏各占一半,第1、2队为远射队,现装备弓箭,未来换装火器,第3、4队为肉搏队,原计划全装备长枪,但现在张亦隆则有些犹豫,毕竟要带着标营去太平堡,城镇作战,长枪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这个还要和董、岳、魏、方等人商议一下,到底是全用长枪还是要杂以短兵。

    第5、6队同样是远射队,第7、8队为肉搏队。

    每1哨设哨官1人,副哨官1人,护兵5人,长夫1人,合计一哨共120人。

    标营强调的是精兵,所以标营下辖3个哨,暂时命名为左中右三哨。

    标营设标统一人,副标统二人,另有帮办、医官、书办等数人,原则上不能超过10人。

    标统自辖有亲兵哨,营制与左中右三哨略有不同,那就是亲兵哨中的第1、5队将装备4~5门小型火炮,至于说装备什么样的火炮,就要看于硕能不能把他的想法变成现实了。

    如果于硕的设想能成为现实,那么标营就将成为一支决定战场胜负的力量,就算是因技术和工艺原因而制造不成,还可以用虎蹲炮将就一下嘛。

    当然,要是能成功铸出18磅红夷大炮,也行。虽然那样每队最多只能装备2门,但无论是射程还是威力,红夷大炮都完全可以秒杀虎蹲炮。

    说到底,所谓的虎蹲炮不过是为了适应南方水网地形而专门研发出来的轻型火炮,打打霰弹,对付个步行为主的倭寇还行,能不能对付快速冲击的蒙古骑兵,张亦隆也心中没数,之所以是想用虎蹲炮将就一下,纯属是因为这种火炮制造简单、成本低、耗时短。

    除了要有小型火炮以外,标营还要优先配备火器,这也是张亦隆看中这些明军逃兵和军户的地方,相比那些从来没摸过火器的农民,他们中肯定有人会使用火器,就算不会用新式的鸟铳,也应该用过三眼铳之类的旧式火门枪。

    虽然没和苏木沁板申的金炉社打过交道,但张亦隆相信以他们的实力,打造出三眼铳或是神枪一类的火门枪是完全没问题的。

    没有鸟铳,就只能先用这些东西将就凑合一下了。

    除了更好的待遇和装备以外,标营与新军诸营最大的区别就是,它将全员装备战马,虽说张亦隆设想的标营仍是一支步军营,但由于要跟着自己三人在战场上高速机动,所以必须是全营骑马,长夫可以驾马车。简单的说,这是一支骑马步兵。

    基于这样的考虑,张亦隆才在每队中都设了长夫一人,这名长夫不仅要帮着全队做饭,还要负责战时照料马匹,临时充当马桩子。

    之前穿越三人组在私下商议时也想过要把新军步卒全部转化为骑马步兵,这样才能跟得上蒙古骑兵的移动速度,但这样一来,不仅需要达阳提供大量的战马,还需要新军自己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来饲养五千匹战马,穿越三人组不能肯定自己会拥有如此财力和物力。

    所以这个宏伟的计划只能暂时搁置,在抵达苏木沁板申前,三人计划未来新军中会有1000~2000人是骑马步兵,其余步卒仍将步行,但会配备有尽可能多的车辆以提高机动性。

    可这就引出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新军需要大量的马拉大车,而在整个土默川平原和河套地区,唯一能大量制造马拉大车的就只有太平堡了。

    看来,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太平堡都是必须掌控在自己手中的。

    要想将太平堡掌控到穿越三人组手中,那就需要标营,这支新军中最精锐的部队将是新军最先投入实战的部队,它不仅要成为模范和标杆,还要成为具备最强的实战能力的部队,没有之一。而这一点恰恰是张亦隆最担心的。

    理论上来说,标营的士卒将全部来自明军逃兵或是军户,多少都会些技击之术,其中甚至会有一些人能排出整齐的队形,并能听懂旗帜和鼓号的指挥。但这些从军中逃出的老兵对于部队的纪律却有着致命的破坏力,他们不仅会对穿越三人组的命令阳奉阴违,还会私下结伙以便在战场上获取个人最大的利益,却全然不顾这种行为有可能破坏整个军队的组织和纪律。

    这也是为什么明代的戚继光和清末的曾国藩在创立各自军队的初期都极其排斥来自原有军队士卒,就是怕他们将各自新军的风气带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