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足球俱乐部小说网>历史小说>北雄 > 第200章 成名 七
    晋地南部大乱。汾水两岸,盗贼蜂起。

    没办法,晋地最靠得住的府兵和将军们,都赶往了晋阳,冬天回不来了。

    因为战乱,百姓生活本就越来越是困苦,再加上征伐府兵,自然要夹杂着各种民役,粮食在一夜之间,就涨成了天价。

    所以,和很多地方不太一样,晋地的叛乱,是从大城里先爆发的,然后漫及乡野。

    不论皇帝杨广,还是东都的臣子们对晋人这会儿也是怨气颇深。

    实际上,到了大业十一年冬末,皇帝杨广的诏令,已经没人当回事了,差不多都是东都的臣子们在主持朝政。

    又因为对河东宣慰使李渊的见死不救很不满意,于是,老将樊子盖再次披挂上阵,发关西兵,讨伐晋地叛贼。

    这位老将可没半点手软,破绛州贼敬盘陀等,坑杀降俘无数。

    不管是他本人心存怨气,还是不想回去受到众人指责,他都选择了最不合适的一种做法。

    谁都知道,自古以来的民变叛乱,剿不如抚的道理。

    王世充,吐万绪等在两淮杀俘,两淮大乱不止,樊子盖这会在晋地杀俘,同样让晋地乱事更汹。

    而此时,山东,河北差不多已经是彻底糜烂,被张须陀连连击败的乱军,蜂拥西向,也让晋地的战火越烧越旺了。

    到了大业十二年初,瓦岗军终于崭露头角,开始攻城拔寨,进逼洛口仓这样的粮草重地。

    于是,樊子盖被召回东都,主持朝政,河东宣慰使李渊,拜晋阳留守,兼任晋阳宫监,实实在在成为了晋地最高军政长官。

    大业十二年,无疑是唐国公李渊发家的一年,也是他最难受的一年。

    因为他不但要应对突厥的袭扰,也要面对纷纷起事的晋地义军,还要受着来自东都的指责,这夹板气可是够他受的。

    …………………………………………

    时间回到大业十一年冬,突厥大军在冰天雪地中,漫山遍野的漫过了马邑,突厥人撤军了。

    突厥人表示也很受伤,他们没能捉住隋帝杨广,在雁门城下打了近一个月的攻坚战,彻底将雁门城变成了另外一座辽东城。

    在雁门城下,突厥人流尽了鲜血,却连城墙都没登上过几次。

    然后便是分外漫长的撤军过程,他们还得面对隋地北风以及草原上的漫天风雪。

    虏获的隋人百姓,只要出了塞的,几乎全部冻死在了冰雪当中。

    而数十万大军人吃马嚼,后勤上的损失,也让突厥诸部怨言四起,可以说,这次突厥人南下一圈,是一无所获,而且损失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