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足球俱乐部小说网>历史小说>北雄 > 第684章父子
    可近十年的光阴过去,当初的一切都好像越来越远,他的头发白了,却还没能让天下人安定下来,而他的儿子们却在明争暗斗,比杨勇,杨广兄弟还要凶狠几分。

    朕……这些年都做了什么呢……

    和李世民一样,李渊也不愿再想下去,他看着精力弥漫,好像什么事都难不住的次子,习惯性的眉头蹙了蹙,一些话当时就想出口,但嘴唇动了几下,还是被李渊咽了回去。

    之前父子两人已经争执过一次,他不想在此事上,再驳了次子颜面,毕竟这里并非只有他们父子两人在啊。

    “即是如此,回去之后好好思量一下,写个条陈呈上来,要知道,各部调拨非是易事,务必要谨慎行事,以保万全。”

    裴寂听到这话,心里当时就跳了跳,偷眼看了看说话的父子两个,好像感受到了皇帝和秦王稍稍摩擦弄出来的火花,立即便垂下头去,不言不语的端起酒杯灌进嘴里。

    皇帝要向秦王解释什么,秦王的进言却又没什么不对之处,这就很危险了,裴寂就算心思有点不够用,此时也察觉出了其中的不对。

    这让他心里有些高兴,却又有些忐忑,因为他不知道这些火花会不会烧成滔天之焰,那样的话,离着近的人可是很可能会被烧成灰的呢。

    李元吉插不上话,有点抓耳挠腮,思维发散开来,想着尹德妃现在应该已经知晓兄长被人射死在武德殿了吧?会不会过来吵闹一番?

    想到这些,他到是自得其乐的又多饮了两杯,若是能再看上一场热闹……啧啧,今日就算没收回武德殿,这趟也是不冤嘛。

    而李世民说这些却非是要触怒于李渊,他紧接着便道:“还是父皇想的深远,岸边各部总有兵马十余万众,其中不乏精锐之师,而李定安……据晋地已久,羽翼渐丰,气候已成……所以,东边各部人马是原地驻守不动,还是和其他各部一样,抽调一些精锐出来,还得父皇来做定夺。”

    至此,李渊是再没心情饮酒作乐,不过他也知道,这并非是次子故意出难题,一旦定下大略,必然要涉及到黄河岸边的诸部兵马……

    而所谓的大略,其实是今后李唐的整体战略,在东边战事没有取得进展的情形之下,不光是李世民,朝中很多人其实都已经将目光转到了西北或者是蜀中。

    这也意味着李唐来到了十分关键的转折期,人们对短期内恢复晋地,或者是进兵河南失去了希望,于是便想在别处寻找破局之法。

    也就是说,李世民所言代表的根本不是他一个人的意见,作为尚书令的他,承受的压力并不比皇帝小。

    同时这也意味着,秦王李世民是赞成这些意见的……

    李渊沉吟良久,他还在犹豫当中,因为晋地离长安太近了……登基之初,他与众人制定的战略是先破薛举,再图洛阳。

    后来李元吉丢了晋阳,一下改变了既定的战略,破薛举父子之后,便欲收复晋阳。

    然而,情势至此是急转直下,东边一场接一场的失败,渐渐开始拖累大局。

    到得如今,连向来主张尽快收复晋阳的次子都改弦更张了,这意味着什么,李渊十分的清楚,就像李世民方才说的那样,李定安已经坐大,收复晋阳的希望已经越来越是渺茫。

    可李渊还是心有未甘,晋阳是他的福地,同样也是他李氏龙兴之所在,唐公的称呼就是因晋地而来,再加上和长安只隔了一条黄河……

    好吧,人家李渊可是个“念旧”的人呢。

    “你即为尚书令,一些事……不必顾忌,先和中书众人商议一下,两日之后朕再召集大臣朝会时,要听见可行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