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足球俱乐部小说网>奇幻小说>乱清 > 第五十五章 全甲炮艇,拨乱反正
    后来,定型的时候,排水量增加到了两百五十吨——两个原因:一是增加重甲;二是调整、降低重心,以加强稳定性。航速则降到了六节——这不过是纯风帆舰的正常航速。事实上,如果顺风,风帆舰的最高航速可以超过十节,就是说,“全甲炮艇”这个“纯蒸汽动力”的速度,连纯风帆舰都比不上了。

    没关系,反正客户对“速度、机动、续航力”没有任何要求。

    “全甲炮艇”彻底抛弃了传统的船旁列炮法,在船头置一门九英寸前装线膛炮——全艇就这么一门炮,也只能这么布置了。

    最终,关卓凡眼前的“全甲炮艇”,是这么一副奇葩模样:

    沿着船舷的边沿,高高竖起一圈超过一人高的锻铁围壁,最关键的部位,厚度几达一英尺,超过目前世界上所有铁甲舰装甲的厚度——包括“冠军号”。炮艇的甲板,被这圈围壁整个的围了起来,船舷边沿,几无立锥之地。

    只留出船头一块三角形的甲板,此为“锚甲板”,上设锚杆。炮艇内部,无法腾出多余的空间设置锚舱,起锚、下锚,都在这一小块“锚甲板”上操作。

    “锚甲板”亦为铁板,中间微微凸起,形如龟背。“全甲炮艇”船身低矮,海水容易涌上锚甲板,锚甲板的特殊设计,可以达到更好的破浪效果,使涌上甲板的海水迅速流泄回大海,不致滞留甲板,涌入炮舱。另外,如此设计,多少能够增加一点船速。

    正面的围壁,中间开一道炮门,仅容炮口伸出。炮位的上方,平覆一层锻铁板,犹如在正面的围壁上,朝向舰艉,搭了一面凉棚,整个炮位,都在这面凉棚荫庇之下。这几乎等于把大炮装进了一个铁盒子里面——只有后面是敞开的。

    不过,因为炮门太窄,炮口几乎不能左右转动,如果要调整横向射击角度,就必须采用“整船瞄准”法——通过军舰自身转动,来实现火炮横向转动。

    在这个关键点上,伦道尔展现了惊人的设计天赋:他将炮艇的操作系统设计得极为灵便,转舵速度远较一般军舰为高,仅用两分四十五秒,全艇便可旋转一圈!

    这个旋转速度,甚至超过了许多重型岸防炮。

    主甲板中央,竖立着一根高高的烟囱。

    这是全船唯一无法充分防护的部位。不过,烟囱受损,炮艇固然无法正常航行,但并不影响大炮的发射——那个时候,炮艇早已部署到位,能否正常航行,并不十分重要。

    前面不是说过吗?这个“全甲炮艇”,本质上是一个水炮台,对“速度、机动、续航力”。通通“不做任何要求”。

    还有。这个“全甲炮艇”。除了一个狭小的“船长室”外,没有任何船员居住的空间——要住在船上,就得在甲板上打地铺。

    还有,既然没有桅杆,也就没有法子悬挂海航信号旗。

    呃,这样的一只船,怎么……出海作战啊?

    谁说我的“全甲炮艇”要“出海作战”?

    再说一遍:这是一个“水、炮、台”!

    和“标准巡洋舰”一样,“全甲炮艇”的叫法。是关卓凡自己的杜撰。原时空,伦道尔设计的这种炮艇,中国的译名,称“蚊炮船”——看,这个土鳖名字,比咱们轩郡王“全甲炮艇”之高大上,差远了吧?

    “蚊炮船”在后世,是争议很大的一种兵器,支持者认为它本小利大,诚“守口利器”也;反对者认为它然并卵。不三不四,不伦不类。从未在战争中有过像样的表现,根本是十九世纪中后期海军发展史上开错了的一朵奇葩。

    关卓凡认为,“蚊炮船”的不尽如人意,根本原因,不在自身,而是人们一厢情愿,使其后续发展,完全偏离了伦道尔的设计初衷。

    “蚊炮船”设计之本意,是一种纯粹的防御兵器,主要作用,是在港口防御作战中,和岸防炮台“高低搭配”,形成更合理、更立体的火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