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足球俱乐部小说网>奇幻小说>乱清 > 第五十一章 奉恩基金
    听着十分美妙,可前提是“改革八旗”。

    文祥虽然已经表示“愿追随贝子”、“粉身碎骨,在所不计”,但还是觉得,如果真干,恐怕真的就是“粉身碎骨”了。念及于此,他不由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关卓凡知道他为什么叹气,狡黠地一笑:“博川,你放心,这件事情,咱们一定做得成。我和你,都不会那么容易‘粉身碎骨’的。”

    文祥精神一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当然妙之极矣,可关贝子何以有这样的底气呢?

    关卓凡的“改革八旗”,其实是对旗人的广大下层开刀,并不直接触动旗人上层的利益。普通旗民既不掌握政权,也没有话语权,他们的声音,得通过本旗的上层,才能传达出来,形成舆论,影响施政。

    如果旗人的上层——主要就是宗室,不肯出声的话,普通旗民就是案板上的鱼肉,任关卓凡宰割了。如果是汉人,还得担心他们会不会造反;旗人,连这个担心,都是不必要的。

    那么,怎么才能保证宗室们少说两句呢?

    当然不能靠吓。关卓凡还没那么大的势力。即便有了,人家嘴上不说,脚底下使绊子,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招,多了去了。

    要想法子,叫他们真心实意地拥护“改革”,至少,反对得不是那么坚决。

    听起来天方夜谭,可其实说穿了非常简单,一个字,“买”。

    中国历朝历代的改革,都是新政动旧政的奶酪,然后激起既得利益者的强烈的反抗,于是改革半路夭折。在农业社会,这是没有法子的事情,因为生产力有限,奶酪就那么大,我多了,你就少了。不你死我活,分不清爽。

    进入工业社会,就不完全是这么回事了。

    工业化创造出了大量的新的前所未有的社会财富。社会财富的增加,从缓慢的代数级数,变成快速的几何级数。社会财富的获取,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由甲转到乙的过程。

    就是说,社会财富增加的方式和速度,使新、旧两个阶层,第一次有了共同获益的可能性。

    这意味着,关卓凡有了向旧的统治阶层“赎买”支持的可能性。

    至少,短时间内是存在这种可能性的。

    把这种可能性“变现”,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改革的阻力。

    关卓凡打算筹建一个叫做“奉恩基金”的东西,专门对在京的有爵位的宗室发放“恩俸”,以及为生活困难的闲散宗室提供补贴和低息贷款。

    “奉恩基金”的资金来源,在名义上,明确定为:从各地开办的新式工矿企业的盈利中,按比例抽取。

    清朝的宗室到了这个时候,生息繁衍,总人数得以万计了。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居住在盛京,主要是远支宗室——这部分关卓凡是不管的。原因很简单:他们实际上是被皇室“监视居住”的对象,没有什么话语权。

    关卓凡要对付的,主要是居住在北京的这一部分。

    这一部分的宗室,又分成两部分,一小部分有爵位,大部分是所谓“闲散宗室”。

    这两部分要区别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