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足球俱乐部小说网>奇幻小说>乱清 > 第二章 该晋他个什么位子
    宝廷娶亲之时,家徒四壁,连摆一桌喜酒的钱都没有。

    宝廷身上没有任何爵位,但他却“少负诗名”,年纪不过二十五、六岁,已有“纳兰性德之后国朝第一人”的名声。宝廷还没有能够考取任何功名,但已被视为“八旗文气所聚”,这是他能够领袖同侪,一言一行都有人追摹的重要原因。

    宝廷好使酒负气,浪迹山林;其为人,放荡不羁,疏狂磊落,自称“胸无宿物”,素有“敢言”之誉。因为这番“魏晋名士”派头,不论在宗室中还是在文坛上,宝廷的话,都拥有了更大的影响力。

    宝廷这么评价关卓凡:“内,扶社稷将倾之危;外,定强盟、收顺藩——这是列土分茅之功啊!国朝中兴气象大著!夏赏五德,爵以劝功,古有明训。朝廷不宜因循,若酬以王爵,则人心振奋,天下大治!”

    这一段话,被他的追随者们奉为圭臬,到处宣传。

    他们的真实目的,是关卓凡如果封王,那么郡王、亲王相距不过一级,关卓凡在身份上就基本可以和恭王“相敌”了,则以关卓凡的声势,恭王不往后退,亦不可得。

    这班宗室,理直气壮,有人刚说一句“异姓不王”,就被他们骂的狗血淋头:“关三既入玉牒,用黄金带,就是地地道道的宗室,怎么还能说是‘异姓’?你这么说,居心何在?”

    这话传进关某人耳朵里可不得了!

    这可不比说谁谁没本事——这不过是发发牢骚;说谁谁眉来眼去——这不过是花边新闻。说关某人“不是宗室”,莫说关某人要你的脑袋,“上头”也不能答应啊。

    嘴快的那个家伙拼命陪笑,又是三叔四哥地叫,又是请吃馆子请听戏,折腾了好一轮,才算把这事揭过去。

    再也没有人敢提“异姓不王”这四个字了。

    事实上,清朝也没有“异姓不王”的规定。除了蒙古,国初时候一大堆异姓王,还有几位是死后追赠的:

    扬古利“追赠武勋王”,这位是打朝鲜的时候挂掉的。

    黄芳度“追赠郡王”,这位是黄梧的儿子,死于郑经之手——老子背叛了郑成功,儿子被郑成功的儿子干掉,也算报应。

    福康安父子都追赠“郡王”。只是这两个“郡王”不好比。福康安那个是实打实的,儿子是按规矩袭贝勒的;傅恒的那个,是死后多年才追赠的,还是因为福康安的缘故,父以子贵,纯属荣誉称号。

    不过,康熙之后,满蒙之外,确实没有异姓生前封王的,可这顶多算一个“潜规则”。

    宗室里面有人“拱”关卓凡,这个情况,慈禧是大致了解的;慈安虽然懵懂,但也隐约知道一点。

    慈安说道:“你说的是宝廷那班人?唉,他们的用心虽好,可是,关卓凡还这么年轻,现在就封了王,以后怎么办?总要留出进身之地才好。”

    这番话,非常有道理。慈安仓促之间,是不大可能说出这种水准的话的,证明:这个问题,母后皇太后也是思考了好一段时间了。

    不过,慈禧另有想法。

    慈禧说道:“姐姐说的对。不过,到底该晋他个什么位子,要看功劳。功劳够了,亲王也晋得;功劳不够,贝勒也晋不得!我想,今儿‘叫起’,咱们就跟军机们好好聊聊这个事情。”

    慈安皱皱眉,担心地说道:“六爷他们,会不会又说什么‘恩自上出,臣下不敢妄拟’,结果说了一圈车轱辘话,最终还是不得要领?”

    慈禧心中暗赞:这个姐姐,颇有长进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