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尚书在一旁听得心惊肉跳,心里由衷的佩服楚洵。果然是皇上亲信,对上右相也毫不气短。

    “大人,您也一起吧。”楚洵看向刑部尚书,笑道:“既是咱们两处一同审案,您这边也得派点人手不是?”

    “啊,是是是。一起,一起。”刑部尚书忙应道。

    于是在楚洵的监视、刑部尚书的陪同下,右相终于回了府。

    府里的人一看他回,就像是找到主心骨似的。然而再看楚洵还在一旁守着,不由露出几分惧怕。

    “去把夫人和大少爷叫来!”右相道。

    他虽然妾室不少,但子嗣却不丰。至今长大成人的,就只有嫡妻生的一个儿子,和惠贵妃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妹。

    “夫人早上晕了过去,至今还在床上躺着。大少爷在床边伺候。”下人们回道。

    右相皱眉,连忙往正院去。

    楚洵也不客气,也跟着去了。

    刑部尚书看的目瞪口呆,犹豫了片刻,也跟上了。

    当着楚洵和刑部尚书的面,右相也不能多说,只是把事情简单的说了两句,尽量没说那么严重,好稳定家里的人心。最后只是深深的看了儿子两眼,这才离开。

    于是楚洵便让下属把相关人等都押走了。至于右相,当然是单独关押,寻了一处干净的地方,算是优待了。

    虽是大过年,出门的人少。但右相不同旁人,每年初一到十五,去他府上拜年的人都不少。而他被宏正帝叫走那天也很多人知道。这之后人就消失了不在府上,而巡防营和刑部的动静也不是无人知晓,所以没几天,很多人都知道右相和宁王遇袭事件牵扯上了。

    这一下可是在京城引起了轩然大波。明面上自然没人敢说什么。但暗地里,很多人都开始打探消息,也在猜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将军府自然是最早收到消息的。那是在长公主和慕嫣然初二从宫中回来以后。

    “舅舅这是认定了?”慕嫣然蹙眉道。

    “看来楚洵的证据很有力。”慕文彬道。

    “舅舅舍得下手?”慕嫣然若有所思。

    “如果楚洵的证据无懈可击,不舍得也要舍得。”慕文彬道。

    长公主笑了笑,开口道:“你舅舅还是给右相面子的。要真的已经决定下狠手,就不会这么暗中进行了。”

    “那这么说,右相还有翻身的机会?”慕嫣然问道。

    “他如果能找到证据的漏洞,证明自己的清白,就有机会。”长公主道:“你舅舅本也是给他留了这么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