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徐晞从南京赶到北京,授命巡视,然后从辽东走到河套,乃至甘肃,恐怕不是一年半载,是弄不出一分详细的调查报告了。

    但是独石堡之中,宣大两地的骑兵,都源源不断的汇集在这里。

    一时间人仰马翻的。

    而今的杨洪已经五十有余了,他已经守边二十多年了,从一个百户一步步爬到而今的位置上,一路上不知道杀过多少人,打过多少恶战。

    可以说是从最底层一战一战打上来的。

    所以,他身上有非常沉重的杀气。

    这股杀气让人不敢大喘气。

    李大川与石璟两个人,此刻都觉得压力很大。恭恭敬敬的行军礼,就好像是雕像一般,不敢动弹一下。

    但是具体来说,两个人却不一样。

    李大川更畏惧杨洪的威名,他也是宣府出身,当初跟随宣宗皇帝出战,以一骑对蒙古十骑,搏杀四人,余者皆遁,这一战才让他在宣宗皇帝面前留了名,才有后来一步步到了而今。

    所以,他是听过这个老将军的威名。更钦佩这位从百户自己一手一脚打出来的老将军。

    但是石璟就不一样了。

    石璟虽然家中世职并不高。但毕竟在京师长大,即便跟随大军南征过,在孟瑛身后掌过骑,在万军之中冲杀过。

    但是那个时候,大明势如破竹,石璟也没有亲手手刃一人。

    他毕竟是一个驸马,有底气怼一个将军,但是他却抗不住杨洪无声无息之间杀气。一时间他感觉,这个老将军身上气质,很像孟瑛。

    不,不一样孟瑛身上还有一股雍容华贵的士大夫气质,但是杨洪身上的气质是比孟瑛更加残暴的杀戮气质。

    他们在观察杨洪的时候,杨洪也在观察他们。

    对李大川与石璟两个人,杨洪更加欣赏李大川,因为李大川很像他。

    杨洪年纪大了,亲身上阵的时间上了,但是他永乐年间袭职,也不过一个百户,当初当夜不收的时候,战绩未必就比李大川差了。

    所谓夜不收,是辽东边防军哨探,可以深入虏营打探虚实。

    历史上曾经刺探到瓦剌核心营地,差点救走英宗。

    对于石璟,他却感觉不过是一个花架子而已。

    当然这话,他是不会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