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在地上的是潘寻的女儿潘美蝶,她这句话说完,就见潘寻的脸色瞬间煞白。

    他的儿子确实是有读书的天分的,自幼聪慧,记性极佳。故而送他去了学堂,想着能读书识字也是好事。

    可是奴籍能不能放,是主家开恩,而不是求来的。女儿这般举动,若是惹恼了主家,怕是命都保不住。

    潘寻战战兢兢的跪下来:“殿下恕罪,小女不懂事冲撞了殿下,还望殿下看在其年幼的份上从轻发落。”

    这种事越夏向来是不在意的。她虽然穿过来至今也有十余年了,但是骨子里还是带着现代人固有的思维,觉得生命可贵,对下人向来心软。

    况且人各有志,勉强不得。

    “无妨,翠萱,把她们一家的身契放了吧。”越夏抬头,见翠萱眼底满满的不赞同,却还是点头应了下来。

    见潘寻一家一脸感恩的走了,翠萱忍不住发问:“殿下何必给他们这个脸面,那潘姑娘也忒不识好歹了些。”

    “无妨,既然志不在此,便不必留着,反正庄子也要推平了,让他们走吧。”

    潘寻一家的事不过是小小插曲,实际看过庄子的情况后,越夏火速找来匠人们按照图纸开工建酒楼。

    而樊筝也展现了她地级NPC的实力,不仅全程把关,连开业时的营销方式都想好了,越夏便当起了甩手掌柜。

    樊筝打算在开业的当天给越州城有名的人家广发邀请函来酒楼品尝,开业当日的菜式都想好了。

    这个朝代的人们少食海鲜,樊筝在开业当日准备海鲜宴,连供货的渔船也都已经找好了。

    临州城靠海,大楚本身不禁海贸,当地多有渔民行商出海,海鲜捕捞上来加急运送至越州城也不过两日的路程。

    ***

    越夏忙于自己的赚钱大计,王府里便整日不见她的身影,温祈在军营待了七八日回府后,连续三日未曾见越夏。

    这日,越夏依旧不在府里,却有人通禀越家来人了。

    待问清楚来人是大夫人的幼女越柔时,温祈揉了揉眉头,问在门口看着花花草草发呆的赵献。

    “殿下去哪了?”

    “回将军,殿下今日出门了,听翠萱说是去城郊潘家庄。”

    赵献见温祈面色不对,想起刚刚门房的回禀,仿佛突然被点化了一般灵光一闪,说道:“虽然殿下不在,但是越姑娘在府里。”

    “让丹雪去见越柔吧,找殿下身边的女官陪着罢,丹雪年纪小,别吃亏了。”显然,温祈对于越二老爷一脉人的脾性摸的透透的。

    越柔进府后,婢女便引着她往后院的清平园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