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足球俱乐部小说网>竞技小说>绿惨红愁 > (二百一十五) 故土永离
    秋日的淮北阳光温润,风和日丽,阳历九月八日,我在乡邻们簇拥下走出了家门,娘因为我要离去哭得淅沥哗啦,扁脸二妗子在一旁殷勤地劝慰着。我离家上学的日子是娘选的,当时人们还没有将“八”当作什么吉庆数字,而是那天正好是农历八月初九。几天前,娘为了讨个吉利,专门到二狗蛋家找张寡妇翻了她珍藏的一本黄历,查出八月初九“忌嫁娶、纳彩、告状;宜祈福、开光、出行。”这也应了家乡的那句俗语:“三六九,出门走”。

    二狗蛋撇开鲁南媳妇和两个孩子,拄着单拐拽着我的手一路送行,费力地爬上了村口的运河大堰:“大平,俺们这伙人里头,就算你小子能行,干什么有狠劲,非要弄成了才行。”

    我望着二狗蛋的残腿,心情有些复杂:“魏眼镜从小就说你上课不看黑板,整天往女人身上瞟,你要是能下苦功夫好好读书,你也能行。”

    二狗蛋被我揶揄地咧嘴一声:“不说俺了,说说你吧,你的那位俊媳妇真去南方啦?”。

    “嗯。”我微微点了下头。

    “你铁了心要去南方,就是为了找她吗?”

    “我想离开这儿。”我把目光投向了河滩,“我去南方看看,说那里能按假肢,装上了就跟好人一个样。”

    “要不是我这条腿,现在干什么都行。”二狗蛋囊着鼻子,目光迷离而愤恨。

    “狗日的曹山矿,老子一定不会放过他!”我咬着牙说道。

    “大平叔——”二狗蛋的大女儿跑了过来。

    我伸手掏了把口袋里,里面还有几颗水果糖,我把糖塞到了小丫头手里:“再见啦……”

    秋天的运河水波澜不惊,即将开镰的稻田馨香扑面,爹想要骑车带我走,望着他灰白的头发、驹偻的脊背,我忙从他手里接过了“大金鹿”。中午时分,我们到达了县城,爹原本还想送我到市里,在我反复劝说下放弃了。我乘坐班车开出车站时,发现爹还没有离开,依旧呆呆地站立在原地,我摇下车窗使劲挥了挥手,赶紧把脸转了回来,我怕他看见自己濡湿的目光。

    市里的火车站离长途汽车站不远,我扛着行李步行过去不一会就到了。站前广场上黑压压挤满了人,上世纪八十年代没有高铁,没有私家车,飞机一般人坐不起,火车是最重要的远行工具,这座陇海线上重要的中转站每天都人潮涌动。我在人群里转悠了好半天,才看到自己所乘车次的牌子,在牌子后面已经排起了一眼望不到头的队伍。

    初秋时节,午后的太阳依旧猛烈,广场上没有任何树木,人们暴露在赤裸裸的阳光下,前胸贴后背挤在一起,心中的火气极易被点爆,我身后一位大屁股农妇不知什么原因与旁边的瘦男人吵了起来。听说列车要晚点三小时,四周一片抓狂的哀叹声,当我们站得腿都快抽筋了,才传来列车进站的消息。

    在检票员的吆喝声里人们拼命地往前拥去,原本还成行的队伍“呼啦”一下全乱了。我扛着用塑料布捆扎严实的大棉被,拎着鼓鼓囊囊的“上海旅行”帆布包,随着汹涌的人流挤进了车站。列车已经停在了站台上,车头呼哧呼哧喷涌白烟,人们拎着大包小包,争先恐后跨过咚咚作响的天桥,在车厢门口聚成一坨坨肉疙瘩,上演起你争我抢的贴身肉搏。

    车前头那里的人相对较少,我仗着年轻力壮扛着大棉被,顺着站台拼命朝跑,一直跑到第一节车厢前才停下。顾不得身前身后的嘶喊叫骂,我手足并用从黑压压的人头上翻过去,滑进了半敞着的车门中。

    车厢内也早挤得水泄不通,连个插脚的空都难找,我在车厢连接处站住了脚,放下手中的行李,一屁股坐在了捆好的棉被上。一个斜戴着软塌塌铁路便帽的男列车员,手拽脚蹬地使足了吃奶的力气,才把车门“咣当”一声关上,他骂骂咧咧地回过身来,看见坐在了过道上的我,顺腿踢了脚我的帆布旅行包。

    “谁让你放这儿的,别人还走路吗!”戴软帽的列车员瞪了我一眼。

    “实在没办法,这挤得没地方了。”我不敢怠慢,歉仄地把包拽过来,使劲塞到了自己的大腿下。

    火车“咣噹”一声启动了,站台上还没挤上车的人们跳着脚,沮丧的呼喊和愤怒的咒骂响成一片。

    “孩子——我的孩子——”一位妈妈提着行李跟着列车狂跑,她把孩子塞进了车窗,自己却没有能钻进来。

    “妈妈——妈妈——”男童身子探出车窗,声嘶力竭地哭喊着。

    列车在轰鸣中毫无表情地越驶越快,车上的几位妇女赶紧拉住孩子,车上车下哭成了一片,体力耗尽的妈妈跌坐在了站台上,发疯地哭喊声越来越远。车厢里人欢马叫乱作一团,被母亲无辜丢进来的孩子嗓子已经嚎哑了。一幢幢灰色的楼房,一排排低矮的平房,一串串耸立的电线杆,在迅速地朝后隐退,铁轨两边的房屋越来越稀,断断续续的稻田开始呈现在面前,这座五省通衢的淮北重镇正从面前一点一点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