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竹从袖里取出一只小荷包,双手要呈给春盈,却在停到春盈身边时崴了脚,扑到长条案,巧妙地用胳膊肘撞翻了杯盏,酒水全部洒到了绿衫娇女的衣裙。

    “对不起对不起,我不是故意打翻杯盏的,春盈,我帮你擦擦。”说着,夏竹放下小荷包,从袖里取出一块干帕子,手忙脚乱地帮春盈擦拭。

    不知是不是因为笨手笨脚的缘故,夏竹不小心掀开了春盈的广袖,露出一小截白皙的手臂。

    纤细的臂弯上,印有清晰的一枚椭圆形红色胎记。

    从罗山县传来了绣坊掌柜与夫人的一幅画像,以及胎记的形状和位置,全部跟春盈一模一样,这些巧合纷纷佐证了楚长宁心里的猜测——春盈便是绣坊掌柜丢失的那名幼女!

    春盈不知这些,烦躁地抽回手臂,抚平广袖掩盖,冷声对夏竹道:“我不是春盈,我是楚小莲。”

    她呆在宫里闷闷不乐,好不容易央求了四皇子带自己出门,就是因为知道爱凑热闹的楚长宁一定会出现在马球场。

    她是示威来的,也是为了看楚长宁气得跳脚,又对自己束手无策的样子。

    春盈不但不怕楚长宁动怒,还巴不得楚长宁朝自己发火,甚至隐隐希望楚长宁在众目睽睽下做出点什么来。

    到时她只需学元珍公主一般掉几滴泪珠子,便可博得众人的恻隐之心。

    春盈虽是同夏竹说话,一双杏眼却是瞧着面前红衣似火的少女。

    同样,楚长宁也瞧着春盈。

    承认自己是楚小莲,是在向自己叫板吗?

    春盈此刻说话的语气神色,像极了她记忆里的那位淑妃,每日穿着华服首饰到自己面前炫耀。

    那点小心思,全写在脸上,以为谁看不出来似的,楚长宁并没有发怒,反而怜悯地看向春盈:“我突然想起一个故事,某日汤泉子里来了一位婢女……后来,那婢女离开盛京,到了罗山县的一个绣坊当绣娘,因她技艺精湛,很受当地富户喜爱。有一日绣娘离开了罗山县,回了自己的老家安阳县,隔天,绣坊掌柜老板的爱女在街上走失,街坊邻居都道是被人贩子给拐走了。这位绣娘姓郑,而你,不姓楚。”

    春盈杏眼圆睁,不可思议,她的身世还是母亲临终前告知于她,除了自己,再没有人知道,楚长宁是从何得知?

    心里慌乱,还有自己母亲被人刻意抹黑扭曲的不忿,春盈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嘶吼:“不,我母亲才不是县主口中所形容的卑劣之人,你在污蔑我母亲。”

    这边的动静,引起了周遭官宦家眷们的注意,纷纷望了来。

    于是,隔天便有了清平县主与婢女争夺四皇子的流言蜚语。

    此时,楚长宁睨向春盈,眼神淡漠:“那绣坊掌柜丢失的幼女,手臂上便有一枚与你一模一样的胎记,如果这是巧合,那名幼女身上还挂着一块平安玉,侧缝里刻着何芝兰的名字,一岁时穿的上衣小袄夹层里缝着一道罗山县当地道观求来的平安符。”

    春盈虽没看到衣服里的平安符,可她脖子上的的确确戴着一块平安玉,那是她打记事起,便有的。

    春盈取下玉,水头一般,大街上满是这样的物件儿,根本不值什么钱。

    借着光线凑近看,果然从侧缝里看到镌刻着三枚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