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文龙率军绕路,直接包抄猪耳山南边通向沈阳方向的通路。

    他刚领兵到达猪耳山南侧,却正好碰上建鞑残军出来。

    便下令射箭放铳。然后又喊话要鞑军投降。

    其实这时东江军还并未真正把猪耳山包围。

    不过鞑军士兵此时如同惊弓之鸟,一听说已被包围,不敢继续往外冲。

    黄台吉心知,若是此时不突围,等东江从容合围,聚集调动来的兵力只会越来越多,那时就当真是死路一条。

    当即下令,命鞑军拼死也要向外冲去。

    四万多鞑军在驱策之下,只得重鼓斗志,向外冲杀而去。

    他们如同行将困毙的恶兽,知道末日将近,爆发出最后的凶残和疯狂。

    这些鞑兵大多参与过历次对辽人的屠杀,手上无不血债累累,知道一旦后金败亡,他们的罪行必定会被幸存的辽民清算。

    眼下他们死战或者还可以寄希望于出现奇迹,或者有反转可能。

    若投降,即便毛文龙说给他们生路,他们自己也不信那些经历过他们屠刀的东江难民和士兵真能放过他们。

    所以这番冲杀,固然是建鞑头目的催促,但其实也是他们自己主动的选择。

    与其落到东江军手中,罪行被清算而死,不如在战场上直接被打死更痛快。

    他们冒着箭雨和铳炮射击,在付出不小的伤亡代价,冲到东江军跟前,就要肉搏近战之时。东江军却在毛文龙指挥下,向两侧闪开,让出中间通路。

    这大出鞑兵的意料。

    不过有逃生之路,他们自然也不会愿意为死而死。

    所以也不继续向两侧的东江军攻击,而是从这通路,径直向外冲去,逃出去再说。

    黄台吉和众建鞑头目明知这是毛文龙故意如此,但有逃生通道,总比被堵死在猪耳山中要强。

    夹在鞑兵大队中间,向外逃出。

    毛文龙眼见包括黄台吉在内的建鞑头子已经逃出东江军包围,还剩下最后五千压尾的鞑兵,也要往外逃。

    一声令下,又把原先让出的缺口合上,就这五千鞑兵给截住了。、

    这五千鞑兵原本也有死战决心,但眼见前面鞑军主力,包括汗和众贝勒都已逃出,只留下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