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足球俱乐部小说网>灵异小说>大时代的梦 > 第七十七章 锔瓷(3)
    一碎为二的瓷碗是如何修复到滴水不漏的呢?

    1、找碴

    找碴,对缝,对破损的瓷器恢复原状,准备修补。

    2、捧瓷

    将瓷片对起来,先对大的再对小的,先对锐角再对钝角。使其严丝合缝,然后再用线扎紧,让绳子形成米字型。

    3、打孔

    打孔是锔艺中非常关键的一步,薄薄的瓷器,只有毫厘之差,锔透了就算输。这时候,是考验锔艺人用金刚钻做瓷器活的关键阶段,需要心如止水,心物合一。

    4、上钉

    锔钉制作最能体现手艺人的水平,锔钉的韧性决定着锔补器皿的使用寿命。锔钉分为金钉、铜钉、花钉,锔钉的大小,得根据器物的大小和破损程度来计算。

    5、密缝

    用鸡蛋清和瓷粉调和补漏,铜钉氧化后膨胀,破碎的裂缝不断融合,裂痕就会慢慢变小。最后再倒水检验。

    清朝时期,“锔瓷”技术开始分化为两大类,一类叫做“行活”,也叫粗活,纯为民间生活用品为主的锔瓷修复粗活,通常被称作锔盆、锔碗、锔大缸的锢炉匠,所用的工具金刚钻、锔钉都比较大、粗糙、单一、是清一色的铁钉。

    而另一类则是经过艺术加工专为达官、王爷、贵族、八旗子弟们享乐而服务的锔瓷细活,即“当活”,也叫秀活。

    所用的工具金刚钻小巧精致,锔钉完用民间绝活锻铜工艺加工而成,美妙绝伦,有花钉、素钉、金钉、银钉、铜钉、豆钉、米钉、砂钉等等,“秀活”也逐渐成为古董古玩行里风格特异,艺术魅力独特的一门绝活技艺。

    随着中国瓷器业的兴旺发展延续,锔瓷这一行当逐渐形成了山东、河南、河北三大门派,山东的金钢钻为皮钻,河南的金钢钻为弓钻,河北的金钢钻为砣钻。

    而三大门派的三种金钢钻,虽然形状不同,操作不同,但是打孔钻头的材质却是一样的,都是钻石或金钢石,锔钉也大致相同,只是钉脚不同而已,锔瓷的过程也大同小异。

    如今他的第一个作品,至今珍藏在身边,那是曾碎成七瓣的两个指头宽的茶杯,大小不一的锔钉,密实地布在裂缝之上。

    那个锔补完成的茶杯,跟他现在的任何一件作品相比,美感无,但正是这一个一个的大小不一、密密麻麻的小锔钉承载着他的梦想,也激励着他不断创新和进步。

    锔补的工具简单来说就是:钻子、锔钳、镊子、钩子、钉锤。

    黄先生介绍,锔补的常用工具包括钻子、锔钳、镊子、钩子、钉锤等几样,而细分的工具可以有上千种。每一次锔补,工具都要摆放有序,整整齐齐。对于锔补行当而言,最基础的要求就是锔后不漏水。

    手法上,首先是找碴对缝,密合处的缝补要求用手指都摸不出来。将碎裂的器物以胶布粘合或绳子“打绊”固定之后,以金刚钻钻眼,钻眼只能打到三分之二,先上锔钉的左脚,用钩刀钩住比划出右脚位置,剪钉后再上右脚,最后用小锤细心敲牢。

    黄先生今天手里需要修补的是一件碎成三瓣还有缺口的柴窑茶碗。拿到器物,他先审视一番,构思好修补方案以后,便开始剪钉、打孔、锔钉。

    锔瓷常见的工艺有三类,分别是:锔钉、包口和镶嵌。今天的这个器物有个缺口,于是要增加的一个环节就是镶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