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喝了三天的粥水,哪怕有几小块点心在,沐瑶总感觉自己每天都没吃饱。

    粥水哪怕从稀到稠一些,依旧是穿肠过,什么都没留下。

    肚子还好,就是嘴馋,把沐瑶馋得挠心挠肺的。

    幸好三天之后,老太医过来诊脉,颇为欣喜道:“娘娘身子骨比前几天要好多了,肠胃也开始适应,今儿开始就能喝点肉粥,却也不能贪多,得慢慢来才是。”

    除了肉粥之外,时蔬也能用一些了,但是大鱼大肉暂时还不行。

    谢天谢地,这已经是一大进步,沐瑶心里欢喜,一叠声让小应子去御膳房跑一趟跟御厨说一声,接下来就能上一点肉了!

    老太医又说道:“换了扶元和中糕后,娘娘的身子骨好得更快一些,以后也能直接用意用扶元和中膏,每天早晚饭前用上三钱,娘娘温水服下就好,想必效果更好。”

    沐瑶皱着眉头,她对吃药没什么兴趣,尤其是药膏,吃完舌头都是苦的,吃什么都苦了。

    好在老太医笑着解释道:“娘娘莫担心,这味扶元和中膏里头兑了二两糖,吃着跟糕点的时候一样,一点都不苦还带着甜。”

    这话让沐瑶的双眼一亮,哪怕是吃药,能不吃苦的就不吃!

    “那敢情好,要是苦的药膏,我怕是咽不下去的。”

    比起扶元和中糕,这味膏药要多添上于术、砂仁、归身、杜仲和鸡内金等等的药材,老太医回去亲自动手做了一小罐,派药童送了来。

    药童解释道:“这味膏药不好放太久,一小罐正好让娘娘用上三天。三天太医再诊脉后,再斟酌要不要继续服用此药。”

    沐瑶想着这老太医倒是谨慎,服用三天就三天,多一点药膏都不送。

    不过也是,后宫的娘娘们看病都是要记录在册的,若是太医出了什么纰漏,药给多了给少了,给重了给轻了,都要受到责罚,所以一个个规矩谨慎得很。

    邓嬷嬷小心接过这一小罐子的药膏,素茹上前递了个荷包给药童,小应子就送药童出去了。

    沐瑶忍不住让邓嬷嬷打开小罐子,舀了一小勺尝了一口。

    老太医没骗人,这药膏果然是甜的,并不苦。

    邓嬷嬷看沐瑶能吃得下去,心里着实松了一口气。

    三钱药膏吃完,等沐瑶用温水一并服用后漱了口,御膳房也送了肉粥和时蔬过来。

    沐瑶用勺子在碗里转了转,说是肉粥,这完全是肉糜,少得可怜。

    不过粥熬得黏稠,又带着肉香,她还是吃得挺香的。

    如今入冬了,时蔬除了白菜就是豆芽居多,这次送来的是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