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间,二人身边围拢而来的死士已经越来越多,以他们二人为中心,正在将包围圈愈缩愈小。裴极的声音被风吹得有些破碎,但却仍旧坚定:“很不幸的是,这个办法我不会采纳的。”他的眼眸深邃而坚定,缓缓地将手中长枪上沾染的血迹拭去,“待会儿,我叫你逃你就立马逃,别犹豫。”“若是到了紧要关头,必要的时候需得将你背上的老嬷嬷给放下来了,有的时候,妇人之仁,只会害了自己。”沈容枝紧紧抿着唇,看向裴极背影的眼神忽然柔和了许多,忽然轻笑了一声。就耽搁了这么一小会儿的时候,他们二人不知何时已然被逼着退到了一处假山前,这下是真的退无可退了。裴极听到沈容枝的轻笑,不知为何,莫名地转过头来看了她一眼。这一眼,他看得真切。此时沈容枝面上的微笑已然褪去,但眼尾仍旧是带着几分微微上扬的笑意,似暖春里的阳光,仿佛一下子照进了人的心中。沈容枝并不是没有笑过。但不知为何,裴极却觉得,沈容枝这一刻的笑容,要比她平时的那些假笑要真挚许多。就在裴极晃神的瞬间,沈容枝忽然一扬袖,一阵沙子便瞬间从她手中抛洒而出,扬起的灰尘几乎要将人的眼睛都给迷晕。在那些黑衣人被烟雾阻拦的瞬间,沈容枝的面色一下子冷了下来,对裴极低呵一声:“跟我走!”随后她也不管对方听不听,背着老嬷嬷便径直朝巷子深处奔去。她仿佛是对这里的路极为熟悉,眼前仿佛刻画着一段清晰无比的逃跑路线。裴极跟在她的身后,面上尽是吃惊:“要去哪儿?”沈容枝皱着眉,已然彻底将他无视,实则脑中在尽快地回忆着前生的这个时候发生的事情——“听说了吗,前段时间很多流民入京,那些人身上不干净,据说是带着鼠疫...”“难怪这么些天来京都到处都是什么伤寒,说实话我当时就觉得不对劲,果然啊果然....”崇祯五年,突发鼠疫,大齐以南一带皆已沦陷。这种鼠疫在大齐王朝是从未有过的,因此起初的端倪无一人察觉到不妥,只是伤寒的人愈来愈多。天下格局多有动荡,各地流民逃窜,在这样的情景下,繁华的京都很快也有人感染上了鼠疫。所幸陛下很快派出了太医院太医十余人,人人日夜苦熬,终于探出良方,遂对症下药,精准无误地将局面控制了下来。尽管控制得十分及时,可此次的鼠疫来势汹汹,仍旧有不少生命因此丧生。据事后统计,京都死亡人数达百余人,从各地上报的人数只多不少,多达万余人,可谓是动魄惊心。沈容枝对这段往事只留有只言片语般的记忆,因为那时的她已经嫁入李家,深宅中的女子知道的消息总是有限的。她唯一能确定的就是——在这条巷子的深处有一房屋中有通往外界的逃生路线。身后的追兵依旧穷追不舍,沈容枝片刻也不敢松懈,背上的老嬷嬷仍旧人事不省,裴极在她的身后时刻警惕断后。——她能靠的只有自己。沈容枝额头上细密的汗珠在太阳的照射下有些亮晶晶的,睫毛上也沾上了一层薄薄的湿意,使得她此刻看起来格外的脆弱。可饶是如此,她依旧没有将老嬷嬷抛弃的打算。裴极开了几次口,终究还是没有出言制止她。终于,在二人不知道绕了多少的弯后,眼前一处异常熟悉的房子出现在了沈容枝已经有些模糊的视线中。沈容枝一把将面上的汗珠抹掉,马不停蹄地绕到房屋的一侧,将背上的嬷嬷放了下来,随即抬腿,在裴极震惊的目光中,一脚踢向了墙壁。这辈子见过各种温香软玉、娇娇怯怯、走一步就香汗遍布的女子的裴极:“...”他有些没反应过来:“你干什么?”“这墙的背后有一处密道,可以通往别处,快踢倒它!”说话的时候,沈容枝已经踢出了第三脚。后面已经隐隐传来了追踪者细密的动静,裴极知道,他们方才借着对这个巷子的了解暂时甩下的追兵很快就要追至跟前。裴极无奈,他用豁出去一般的口吻对沈容枝说道:“你走开。”现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也只能眼睛一闭选择相信沈容枝了!话音一落,裴极铆足了劲一脚飞踢向墙壁。“轰隆”一声,平白遭受无妄之灾的墙壁轰然倒了一半。而在倒塌之处的地上,赫然出现了一个圆形的窟窿。“就是这了,”沈容枝自己先矮身下去,命令道,“将嬷嬷扛上跟着我。”说完,她手中便拿着一根不知道哪儿来的火折子点上已然先走了。这处窟窿看上去就十分的破旧,挖得也是极为随意,就跟寻常百姓家中常挖来储存粮食和腌菜的地窖一般。见沈容枝说完就走,裴极无奈只得一抄手将老嬷嬷死狗一样背在身后。洞窟之内阴暗潮湿,散发着一股难闻的异味。裴极是在战场上锻炼过的,自然不觉有异,只是令他惊讶的是,沈容枝竟然也能在这样地方如此镇定地待下去。今日的沈容枝令人出乎意料的地方,似乎格外地多。身后的追兵赶来的时候瞧见这一处的狼狈,站在洞口面前面面相觑。那领头的黑衣人做了个手势:“那女子十分狡诈,我等对此地尚不熟悉,贸然进入只会着了道,为防万一先回去跟殿下复命。”“是!”瞬间,人便都撤了个干净。躲在屋内的百姓等了半晌,这才畏畏缩缩地冒出头来。渐渐地,有许多的人都聚齐在了那处黑不溜秋的洞窟前,不住咋舌:“我在这生活了这么久,竟然都不知道这面墙下竟然有这样一个洞窟,真是奇也怪哉!”“不说你了,咱们大家伙又是有谁知道啊。”众人面面相觑,皆是大眼瞪小眼。洞窟之内,沈容枝在前面走,裴极不紧不慢地跟着,二人的脚步在此刻显得格外的清晰。“你好像对这里很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