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足球俱乐部小说网>青春小说>大清话事人 > 第155章 清廷失去了这29,会如何?
    正月还没结束,

    税吏们就迫不及待开始下乡了,贴告示,通知大户,约谈士绅,铜锣敲的哐哐响。

    总之,让所有人都感受到知府大人的决心。

    不但要收历年的欠缴,还要收今年的春拨。

    县衙里的板子,打的虎虎生风。甚至木枷、站笼都不够用了。恐怖的气氛,在一府九县蔓延。

    田税,是清廷最大的税源。

    其次,是盐税。

    再其次,是过境税(关税,商税)。

    商人通过关卡,就需要交过境税。例如,崇文门,浒墅关,临清关。

    粤海关,也属于过境税。

    ……

    这个时代的商税,是通过拦路设卡向商贾直接收取的。

    虽然说并不科学,可在时代背景下,只能如此。

    而李郁的胥江码头,收取船只过路费,

    还有园区内,收取商户1成的流水,都属于他的一种尝试。

    作为穿越人士,他很希望能在商税上做文章,获取一个稳定的银钱来源。

    靠掠夺起家没问题,但是坐大后,一定要有健全的财税架构。

    一个能够提供兵源,税源,和粮食的稳固根据地。

    按照李郁的不成熟想法,

    他希望治下是商人出钱,农户出人这样的模式。

    商人出钱,可享受李家军制定的秩序,经商获取利润。农户出人,可获得军饷,以及跃升阶层的机会。

    普通读书人,可在军中做书办,在地方做吏。

    至于说青皮混混街溜子这一类的,要么编入军中,要么就放到工矿,水运一类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