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脚步声,楚昕侧头,瞧见杨妧一行,下意识地挺直身子,下巴高高昂起,显出几分孩子气的骄纵。

    杨妧莞尔。

    想到自己才承了他一个大人情,又收了他的湖笔,懒得计较他这种幼稚的行径,近前问道:“表哥怎么在这里,是等我吗?”

    楚昕“嗯”一声,“我有事跟你商议。”

    杨妧尚未回答,杨婵已拉着楚昕走进院子。

    青菱在石桌上摆了茶水点心,春笑哄着杨婵进屋描红,青荇则寻一块未绣完的帕子,坐在廊下,有一搭没一搭地缝。

    楚昕端起茶盅抿两口,把昨天和顾常宝进宫面圣的情形说了遍,“……皇上到底是怎么想的?”

    他说得仔细,杨妧听得认真,及至最后,唇角带了笑,“圣心难测啊,不过没当面拒绝就有希望,而且希望还不小,至少八成。”

    杨妧耐心地给他分析,“你们也说了,修缮仓场不过是三五万银子的事儿,而陈米却有十四万石,不说关系到江山社稷,至少关着京都半数人的口粮。如果你们是做熟了的老手还好,偏偏你们平常胡闹惯了,才刚做成一桩差事,皇上怎可能轻而易举地应允你们?可皇上没一口否决,那就说明他在权衡思量。”

    楚昕茅塞顿开,乌黑的眼眸闪亮逼人,“那我们再等几天?”

    “不能干等,先做好准备。你大致想想都有哪些步骤,需要什么样的人

    ,你手头的临川就不错,看着挺机灵。”

    楚昕耷拉着眼皮“哼”一声,“他嘴太快,我罚他打扫群房那边的马厩了。”

    杨妧抿嘴微笑,“这个季节……够难为他的。”

    楚昕慢吞吞地说:“既然你替他说情,那就先饶他这次。”

    杨妧继续道:“门房有个十三四岁的小子,个子不高,长得有些黑,笑起来有对酒窝。我看他挺会来事,每次出门,都跑前跑后跟着张罗,你打听一下,看看他是否能用?另外还需要找个能拿主意的掌柜,再加一个手头快的账房……”

    “账房有了,就是这阵子一直跟着我的罗修文,掌柜没有,严总管答应帮我物色一个。”

    杨妧欣慰地点头,“表哥手里正该有几个得力的人,放在回事处也好,账房也好,哪怕是门房,总之府里有了什么事儿,你能头一个知道。”

    楚昕端起茶盅,小口小口抿着。

    有些事情,严总管已经在替他打算,可他还是喜欢听她说。

    她声音轻柔,就像这夏日清晨徐徐而起的风,清爽且带了一丝丝甜,让人从内而外感到宁静。

    楚昕再问:“我明白了,还有什么要准备的?”

    “打听一下京都粮米行有哪几家,如果皇上真的松口允你们兑换禄米,你跟顾三爷总不能抬着秤,拿着斗坐在仓场门口发粮……这就需要有个中间人,京都的米面铺子都是从粮米行进货,所以你们只要跟粮米行谈好价钱,那些琐碎的事情都交给粮米行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