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足球俱乐部小说网>历史小说>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五百二十七章 判断失误
    甚至在密度上,还要在地形相对有利的林西战场之上,至于原因很简单,虽然通辽位于整个西满所谓日伪国境筑垒地域纵深地带,但是因为这里正好位于西满地带的大兴安岭南麓山地、丘陵群,与辽西的努鲁尔虎山,热河的燕山地带多条山地交汇地形之下少有的平原地带。

    自古以來,便是松辽平原进入西满地区的交通要道,也是蒙古人经略东北的重要通道无论是中原王朝从这里进入蒙古地区,还是蒙古人对东北的骚扰,这里都是必经之地,过了通辽,在向西就算是进入蒙古的游牧地区了。

    而科尔沁沙地以及西辽河水系,的确可以作为天然屏障,是这里的地形大部分都相当平坦,却是相当有利于大量坦克机械化部队的运动,沙地不是沙漠,虽说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地形却是差的太多了。

    作为原來科尔沁大草原的一部分,科尔沁沙地的地势更加平坦,也还沒有后世那么大的面积,同时这里也并不缺少水,这里虽然可以勉强作为天然屏障使用,作用远不如山地那么大。

    地势平坦的沙地,并不能阻止苏军的坦克、装甲集群,如果发起攻击的那一方,根本就不在乎沙子多少带來影响的话,这个所谓的屏障,有和沒有几乎差不多,而西辽河虽说可以作为真正的天然屏障,却是东西流向的。

    除了西拉沐沦河之外,其余的支流流量又普遍不大,大部分的河流,基本上都能涉渡,这些河流能起到的作用,也并不是太大,至于水网的密集度,远达不到真正能作为屏障的地步。

    所以在诺门罕战役之后,日军吸取了诺门罕一战的教训,将西满地区原有的所谓筑垒地域进行了全面的加强,在已经掌握苏军大口径火炮的威力,以及坦克机械化部队快速突破能力之后。

    在作为西满纵深地带的通辽一线,构筑了大量的反坦克工事群以及永备火力点,并将炮兵阵地,全部转移到了地下,沒有办法,日军的炮兵与苏军的炮兵相比,不仅数量上不在一个档次,就是威力,也相差的太过于悬殊。

    一发苏军一百五十二毫米榴弹炮的杀伤半径,以及爆炸的威力,几乎要比日军最新式的九六式一百五十毫米榴弹炮的炮弹,大过百分之四十左右,这还是日本人往低了估算,如果实打实的说,只能更高而不是更低。

    因为在诺门罕战役之中,关东军通过检查苏军打过來未爆炸的哑弹,发现同样口径的炮弹,苏军的装药密度要比日军的高的多,最关键不单单是炮弹威力大的多,数量也不是日军可以相比的。

    按照诺门罕战役的标准,在单位时间之内,兵力大致相当的情况之下,苏军炮兵的一次性火力投射量是日军的几倍,而且按照关东军情报部的了解,苏军还有一种机动式的二百零三毫米重榴弹炮,这是参观过战前苏军阅兵式的日本驻苏武官提供的确切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