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足球俱乐部小说网>历史小说>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五百零二章 德国战俘的贡献
    只是三轻型坦克上,装备的是两台总计达到二百五十马力功率的发动机,对一辆装甲运兵车來所明显有些过大,所以在这款轮式步兵战车上,每辆只装备了单台功率也达到了一百二十马力的发动机。

    不过虽说因为后置发动机,使得步兵上下车,只能从两侧的小门之中进行,而且因为是轮式车辆,只能抵御小口径武器的射击,以及越野能力稍差,但是却解决了有无的问題,大幅度伴随坦克作战降低步兵伤亡的问題。

    虽然这种世界上第一种轮式步兵战车的性能只是一般,但因为使用抗联仿制的美制三轻型坦克使用的汽油发动机,以及优秀的装机钢,大致性能也接近了几十年后苏制btr七零型装甲运兵车的标准。

    而火力和防护性能,要比只装备了一挺十四毫米机枪的btr七零装甲车强的多,性能更是远比现在各国作为主力的半履带装甲车要优秀的多,不仅火力和防护性更强,而且机动性能也相差无几。

    除了世界上第一款轮式步兵战车之外,抗联还利用德国人对机械天生的敏感性和天分,利用战损程度已经达到无法修复的德国三号和四号坦克底盘,研制并制造了一批世界上第一批履带式的步兵战车。

    只不过因为可以选择的坦克底盘本身的数量少,以及工艺相对复杂,而只有百余辆的产量,只装备了一个独立机械化旅,与生产数量达到了两千多辆的轮式步兵战车相比,简直少的可以直接忽略掉。

    沒有办法除了底盘要求高之外,还因为这种改进,几乎相当于整个重新设计,将坦克后置的发动机和传动系统挪一个位置,改装成为步兵战车前置发动机工程,看起來很简单,但是做起來就不是那回事了,几乎相当于重新设计一遍。

    在轻型坦克为底盘满足不了需要,以及还要改装自行火炮的情况之下,让杨震拿着德制三号、四号坦克、t三四坦克和四坦克这些抗联主要的坦克,在已经装备了大量美德半履带装甲运兵车的情况之下,去改造步兵战车,打死他也不会做的,用内部空间相对较大的德制装甲侦察车,去改造轮式装甲运兵车也就成为他的首选。

    这些战俘不仅为抗联研制自己的装甲车辆做出了相当的贡献,而且战俘之中为数众多的理工科大学毕业生,以及相当一部分的工程师,也在抗联的理工大学、东北局新成立的东北大学,以及随后成立的几十所专科学校,以及兴建的大量技术学校之中,担任了多个学科教师,缓解了这部分教师数量,始终不足的局面。

    抗联理工大学的装甲车辆工程系、火炮工程系,就是在这批德国战俘之中的坦克、火炮工程师为基础创建的,而且这些德国人培养出來的工程师,也大大的加快了汽车、坦克发动机仿制等一些高端专业的建设。

    并参与了相当多的抗联自己研制装备的设计和改进工作,同时技术工人出身的战俘,也在抗联建立的各种工厂之中,做出了相当卓越的贡献,在仿制日式九二式加农炮和美制汽车发动机以及美制大功率柴油机的时候,起到了关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