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足球俱乐部小说网>历史小说>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六百一十章 做好打的准备
    当这幅地图重新挂回他原有的位置上的时候,看着地图上空白的一片,包括总司令在内的所有人,都用疑惑,甚至是惊奇的眼光的看着杨震,他们都沒有猜出來这位被主席寄予厚望的年轻将领是怎么想的。

    甚至就连一向对杨震喜爱有加的总司令,也以一副不理解的眼光看着杨震,显然是沒有搞清楚这位一向骁勇善战,尤其擅长指挥大兵团作战,以不足三十岁之年纪,屡屡创造奇迹的年轻将领,究竟是出了什么问題,怎么会在这种重大的,事关自己部队生死的问題上如此的草率。

    看着在座的几位中央首长看向自己疑惑,甚至是不理解的目光,杨震将手中的敌情通报放在一边,接过军委作战参谋递过來的一个教鞭道:“主席、老总,还有各位首长,很抱歉我现在还无法提出一个作战方案來!”

    杨震的此话一出,在座的人不由的一片哗然,除了不明白杨震的真实想法之外,甚至有人认为杨震是胆怯了,就连一向沉稳的总司令也有些沉不住气,用有些不理解的目光看着杨震。

    不过吸着烟的主席,却对杨震这番出乎在座所有人都意外的举动,好像并沒有放在心上,而是兴致勃勃的看着杨震,似乎在等待他后边的话,主席的淡定,非但沒有让杨震紧张,反倒是让他更加坚定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念头。

    面对着在座所有人的议论,杨震只是淡淡的笑着,老神在在的一言不发,直到感觉到有些不像话的总司令出言制止了下面的议论,杨震才拿起教鞭指向地图道:“我之所以认为现在我暂时还无法拿出一个计划來,是因为我对皖南的形势还不是很了解,这份敌情通报虽然说的很详细,但是一些必要的东西并沒有写出來,也沒有交待清楚!”

    “首先,对于驻扎在云岭周围的第三战区各个部队的实力、装备以及真实的战斗力,上边还是语焉不详,甚至连一旦在出现突发事件后,第三战区可随时调动增援皖南的兵力数量,都沒有任何的说明!”

    “各位首长大多都是老革命了,甚至军龄和参加革命的时间与我的年纪都相当,大家应该知道,在国军之中派系众多,受制于其原本建制的制约,其各个派系的装备和战斗力都有很大的不同!”

    “从皖南目前周边部署的第三战区部队來看,主要以中央军和川军为主,虽然部分部队是所谓的杂牌部队,但是整体看來战斗力并不弱,尤其其二十五军是中央军,战斗力在中央军中也属于上等,其装备也属精良,所属的两个师中有一个师是全部的法式装备!”

    “而原属川军的五十军两个师,是川军精锐,战斗力和装备,在川军之中属于一流,在加上东部的日军也部署了重兵封锁长江沿岸,皖南的形势可谓相当的复杂,从目前看无论选择那一条路,北撤都不会很顺利!”

    “尤其是目前,第三战区的精锐都集中在皖南的周围,从这个举动我们应该品尝出其中的一丝异味,无论我们选择哪条经过第三战区撤退的路线,都有可能遭遇到其重兵合围,我们必须要做好打过江的准备!”

    “我建议,在新四军军部北撤之前,必须通过合理的斗争,以便争取老弱病残以及非战斗人员先行撤退,尽量减少部队之中的非战斗人员,以便部队可以集中精力应付北撤时的意外事件发生!”

    “同时新四军军部的联络手段要加强,各部队尽量要多配备一些电台,以便保持通讯联络的畅通,以保证其最高军事指挥员,可以根据情况的变化,随时的调整部署,这是此次北撤的关键所在,一旦出现部队指挥不灵,相互无法策应的局面,才是兵家大忌!”

    “虽然中央力争和平解决新四军军部北渡的路线,而且国内和国际的舆论都不希望此时爆发内战,但我仍然要建议无论是选择通过第三战区防区还是选择通过日占区都要做好打的准备!”

    “至于在撤退路线的选择上以及撤退的方式上,我刚刚说过沒有调查权,就沒有发言权,只有通过实地调查,我才能做出最佳也是最准确的判断,所以我希望中央能够批准我去皖南实地走一趟!”

    “还有,我认为无论是在大的形势还是周边情况來看,新四军军部北移已经绝对不能在拖延下去了,国民政府一向指责我们不服从指挥,如果我们继续拖延下去,整个国内的舆论将会对我们非常的不利!”

    “而且从皖南周边的态势來看,在新四军主力已经在江北展开,在苏南除了江南指挥部所辖的三千多人之外,周边已经无有利部队策应,事实上将皖南作为一个战略支撑点,已经不是很合适,所以我建议,新四军军部应该尽快加速北撤!”

    “各位首长很多都是大革命时期的老同志,对于有些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性格应该都很清楚,我们必须做好两手准备,尤其要做好硬拼的准备,以免在遭遇到意外的时候,出现措手不及!”

    “如果中央首长认为皖南这个战略支撑点不能轻易的放弃,我看完全可以留下一个团的部队,由游击经验丰富的老同志指挥,就地坚持斗争,以便于苏南部队形成犄角之势,起到相互掩护的作用!”

    “就算真的撕破脸皮,我们的损失也可以小一些,在皖南地区,我们无论是兵力和装备都处于三方之中最为劣势的一个,一旦撕破脸皮,在江南特殊的地形与复杂的敌情面前,援军很难及时赶到的情况之下,我们将会遭受到重大的损失!”

    “所以我认为皖南之军部,必须要加速撤退,而且这个决心越早下,无论是在舆论方面还是在军事方面,甚至在政治斗争方面都对我极为有利,否则一旦日伪军以及第三战区完全的封锁各个渡口,我们的北撤之路将彻底的被封锁!”

    “尤其在日军目前在长江上军事实力相对仍旧强大的情况之下,一旦军部北撤的消息和路线被日军获悉,我们依靠木船很难逃脱机动能力很强的军舰堵截的,运行速度慢,几乎沒有火力掩护的木船,在长江宽阔的江面上则很难与军舰对抗,这也是我在去年秋季战役中,为什么要打掉伪满江上军后,才全军南下作战的原因!”

    “单凭木船,在无炮火优势,甚至兵力对比也处在劣势的情况之下,我们想要全军顺利渡江,基本上沒有任何的可能,而日军驻扎在长江沿线的兵力,不仅仅有大型军舰,还有数量庞大,同时也更加灵活的炮艇,上万人的部队,不是几百人偷渡,在日军驻长江舰队的眼皮子底下,我们要付出多少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