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杂志主要盈利的点是发行和广告,纸媒时代靠的就是发行量,而被互联网冲击分流后,主要靠的是广告和粉丝经济。

    杨帆非常看好文娱大蛋糕,当然也能在时尚杂志里分一杯羹的。

    现在的时尚杂志还没有找到方向,国内的时尚杂志也一直是购买国外时尚杂志的版权,然后进行经营,慢慢从“西学东渐”中过度。

    时尚杂志本身就是个舶来品,具有强烈的讴米风格或者岛国色彩。

    要想做一个有国内特色的时尚杂志,任重而道远,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民族和本土文化的宣扬,广告客户的多元化,才慢慢有了具有华夏特色的期刊内容。

    要做个男人装之类的杂志,说白了,要不是单纯的为了“装”,谁特娘看那玩意。

    真正的豪门富婆们,大概不会看时尚杂志。

    想想一个分分钟花出去几万几十万几百万去置办行头的人,会真的看那些拿着微薄工资的时尚编辑推荐的内容?

    显然有点搞笑和不现实。

    像江嫣这类型的,本身有经济基础,而且逼格不是一般的高,定制的衣服不是最大牌的爱马士,就是很小众的设计师孤品。

    不喜欢跟人一样,除了定制就是小众服饰,甚至连牌子都叫不出来,很多杨帆穿的衣服之所以能跟上后世的审美,不被杨帆嫌弃,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江嫣的审美。

    难怪,学设计的女生,审美不是一般的高。

    当然,本质还是有钱……

    杨帆已经在会议室想了很久,内心已经分析出了时尚杂志的前世今生。

    大概想出来一条时尚杂志的庞大运营系统,以及盈利模式了……

    “做完梦没,你真叫我去啊?”尚铁虎打断了杨帆的沉思。

    心里和脸上,肉眼可见的不爽。

    杨帆说,“你实在不想去,就让绍子銘去吧!”

    这个绍子銘已经在四合院里搞了个一个简单的秘书办了,以他为首,组建了一个小团队。

    共有五个人,全部清一色的男票,还是有颜值有学历的男同胞,都是为将来的秘书团队招的人才。

    逐渐在曲泽军的带领下,慢慢熟悉杨帆的各个产业,希望未来在各个领域里能够独当一面,真的为杨帆分忧。

    人才是最难得的,现在培养很必要,杨帆不能事必躬亲,所以搞个专门为他服务的秘书处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