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开始,张大醉向他解释了几个术语和他指挥时的缩略用语,也解释了他已经完成的工作和他们接下来要做的事,紧接着,他们就直接进入了正题,而顾安怡一上来,就感受到了精神紧绷的感觉。

    在听大醉师父说大的计划的时候,顾安怡完全明白每一步的作用,而且他也听得清楚明白——整个过程总结起来,就是解析、分解、再构筑几个大步骤而已,至于解析的过程,师父已经大致完成,但是更细致的东西还要再探探,这一步就是让顾安怡熟悉一下配合;

    而下一步,就是将已经解析到位的主材料分解,分解的方案自然要根据他们之前对主材料的解析结果而来,而且还要抓大放小,在一个整体思路的指导下设计方案。毕竟他们对最后的丹药想要达到的效果是有想法的,而不是随便搞个丹药出来就行;

    分解的方案一定,接下来的实际操作,就是一个炉子变八个炉子,八个炉子再变六十四个炉子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主材料的不同的部分被小心分解出来,然后在不同的炉子中,和不同的特殊标定材料反应,与此同时,这几个丹炉之间,也不是彻底独立的!这些丹炉之间已经排成了阵势,它们之间既是相对独立,但又是一直互相影响的!

    正因为这样的设计,对于一项未知的主材的分解,才可以放心大胆,而不必担心拆了它一条腿,它就直接结构崩溃,彻底不存在原本独特的妙用了……

    分解之后便是再构筑,在这一步中,丹炉的数量又要原样降下来,从六十四到八,说明他们已经排除了一些错误选项,而再从八到一,就是他们已经总结出了一套能用的丹方了!

    在第一步里,和原本的意图一样,顾安怡很快熟练了师父指挥时用的各种术语,虽然动作慢了一点,但好在这一步并不要求时机。这一步果然正如师父所说,是让他熟练配合的。

    而当进入下一步,也就是分解这一步的时候,顾安怡的工作忽然就变得紧迫起来,他虽然只是一个工具,一个不过是加强豪华版报时时钟的工具,但是,经过前一步的熟悉,他已经明白自己接下来的任务有多难!

    和之前一步不同,这一步对时机的要求很高,已经不容许顾安怡细细地感应了!且这是一件绝不能出错的事——一些时机错过了便要从头再来,他们是在摸索丹方,是在开荒!各种标定材料都下得很凶猛,稍有不慎,时间窗口便彻底错过去了;

    而顾安怡又不能提前预判师父的指令什么时候来,而到时候,他又要求他感应哪一项指标!

    在这一步开始之前,张大醉还特地问了顾安怡,问他到底有没有把握,顾安怡难得肃了脸色,正色答了一句“我会尽力”。

    有了小弟子这句话,张大醉才第一次摆开了八个丹炉。

    顾安怡那时候真是狼狈啊!他都不太记得自己上一次这么狼狈是什么时候!好像就是自从他不炼丹以来!

    是的!自打他离开老头子身边以来,师父和师娘也不会逼他炼丹,他开始按部就班地练冥想、练法力、开拓经脉、开辟丹田;然后又是练法术、练灵识、继续积攒法力、夯实丹田,壮大魂魄,然后就是一级一级地升级、升级、升级,然后再做一些合适的控制,稳步向自己那个马马虎虎的人生规划迈进……

    这真是美好的回忆啊!

    顾安怡忍不住感叹,他真是没想到,再一次感受到狼狈,感受到手忙脚乱,竟然又是在炼丹的时候……

    就连上次开炉炼练气丹,或者是发现自己的冥想图景出了一点不大不小的状况,他都没有像刚才一样精神紧绷过!

    ……丹道,是真的很难啊!

    不过,顾安怡毕竟是顾安怡,他的忙乱并没有持续太久,或者说,他的忙乱不管持续了多久,不管他精神紧绷了多久,他都没有让这种紧张和忙乱,真的弄出什么错误来。

    没有别的诀窍,他就是咬牙挺过去了。

    一开始他就是强行集中注意力,能撑多久撑多久,直到他再也撑不住。他不是说过么?他会尽力,那么,他就真的会尽力,尽全力。

    不过,渐渐的,也不知过了多久,应该是在炉子已经变成六十四个的时候,他终于在张大醉发声的前一刻,就已经觉察到了一些什么,然后将自己的感知准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