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科技实验室目前有2000多位正式员工。

    学位最高的是35岁的倪如楚,拥有6个211高校的博士学位;

    智商最高的是30岁的欧子皋,智商测试高达230分,比大科学牛顿还要高20分;

    情商最高的28岁的欧大飞,可以通过十分钟的攀谈,获得陌生人的银行卡密码;

    工作经历最丰富的是55岁的龚自良教授,做过养牛、养羊、养兔子、保安、工厂职工、银行职员、演员、外卖员、医生、大学教授、研究员等职业。

    李默为什么会选择房澜山这位前NCAA火箭设计师,作为实验室的2号人物,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的冷静。

    喜而不狂,哀而不伤!

    房澜山总是可以在剧烈的情绪变化后,清醒的认识到事态发展的现状,做出最适合自身的选择。

    就像现在一样,成功发射了飞船的他,并没有陷入狂喜之中,反而借助这次机会,提出心中的疑惑。

    待周东送来了茶水,关门离开后。

    李默这才开口:“今天,我不是老板,你不是员工。”

    “我们是两个人,两个地球人。”

    “有什么问题,你直接问吧。”

    坦诚以待!

    房澜山眼神一亮,脸上浮现出一丝激动,“谢谢老...”

    “李教授!”

    李默:.....

    “首先是火星基地的问题。”房澜山一脸疑惑:“为什么您一定坚持在基地的底部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而不是使用性能更加优异,质量更轻的铝钛合金呢?”

    “虽然钢筋混凝土成本便宜,但运输成本和人工成本却比铝钛合金高出了数倍。”

    李默微微点头,他知道房澜山一定会提出这个问题的。因为这是整个设计方案中,关于火星基地的基底使用何种材质建造,争议最大。

    铝钛合金、钛莱合金甚至是塑料合金,都成为了研究对象。

    最终,铝钛合金派占了上风,这种合金具备耐高温,耐腐蚀,低密度,坚硬,抗拉扯。虽然它十分昂贵,但和整个火星基地项目的花销相比,却显得十分的廉价。

    房澜山满怀信心的把铝钛合金写进了方案中,却被李默无情的驳回了,原因只有三个大字:“用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