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医的事搞定了,接下来就是学习文化知识了。既然决定了学习,那就需要课本。现在的学校说白了就是托儿所,把孩子看起来,父母有时间劳动。像黄丽娟这么大的孩子,早就不去学校了,平时在家帮着做点活。

    再说农村人读书也从来不买课本。现在就是两眼一抹黑,啥都没有啊!黄丽娟要把知识捡起来,当务之急就是找到初中高中的课本。尽可能在两年之内,学习好所有知识,等高考恢复后,考取解放军军医大学。

    黄丽娟后世闲着没事干,就翻看各类书籍,所以应付高考,英语和语文都没啥问题,可是这么多年了,数理化基本还给了老师。

    如此一来,黄丽娟想靠这两年把所有东西都捡起来了还是很困难的,所以必须把时间都安排合理,尽快开始学习。

    晚上,黄丽娟到了知青点后,便直直地去了女知青的住处。这些年,黄家垴一共来了二十多个知青,早年下乡的知青已经选择了在乡村结婚生子,成家立业。如今知青点只有十个人,其中有三个女知青。人一多,自然就会有矛盾,知青们也都有各自的小团队。平日里黄丽娟和三个知青来往比较多,其中的女知青叫肖瑛,是唯一一个教村里人知识的女知青。

    黄丽娟想学习,就需要书本,自己家没人读书,能帮到忙的就只有肖瑛了。

    “瑛子,你在吗?”

    “在,进来吧!”黄丽娟进门后看到其他两个知青也在,就打了个招呼。

    肖瑛正在收拾东西,黄丽娟坐在炕边上等她。

    “你今天晚上给他们上课吗?”

    “不上,今天晚上丁治民上课。”肖瑛收拾完了手头的东西,抬头看着黄丽娟。

    “今天晚上想找你出去散散步。”

    “行!那我们出去吧!”

    跟两个知青说了会话,肖瑛拜托让她们给留门后,就跟着黄丽娟出门了。

    “瑛子,我今天找你是有件事想请你帮忙。”

    “啥事?咱俩这关系,你就直说。”

    “我想学习,现在需要初中和高中的课本。”

    “正好!我也想和你说件事,我家里人给我捎了信,说上面的政策有些松动,可能会恢复高考。”肖瑛是京城人,家里条件不错,本来家里人想托人把她送出国读书,可她一根筋似的要支援乡村建设,偷偷的报了名,跑到偏远的山里。

    “那就是说我们可以读书了?”黄丽娟心里清楚,这些小道消息流出,说明离正式实施就不远了。

    “明天下午,我们还是在谷场那边聚一下,商议商议,毕竟这是小道消息,不方便宣扬。”

    两人约定好后,就去谷场坐着闲聊。现在农村的环境很好,天上星星很多。特殊时期把人都封闭了,只能看着星星聊聊理想,互相加油打气,也只有这些才能让自己一直保持活力。

    两人待了约半个小时后就一起回了知青点。

    一般知青点都上一个小时的课,只是叫村里人认字,学习伟人语录。毕竟知青们大多是高中读完就分配到了这里,能力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