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月摇头,“母亲,我没什么打算,在聪明人面前万不可自作聪明,否则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是暴露自己的口子,我日后入宫也不会看轻圣上,我会做一位完美的皇后,关心圣上,友爱宫妃,福泽臣民,真正做到母仪天下。”

    黎晓晓看她侃侃而谈,心里又涌出些不忍来,“可是月月你会很累的?”

    皓月眼神坚定,“甘之如饴。”

    黎晓晓被皓月眼睛里的光亮感染,频繁出入皇宫,皇帝没蹲到,倒是知道不少宫里的八卦逸闻,她和皓月道,“宫里共有两妃一婕妤一美人,贤妃乃萧家庶女,虽未立为皇后却执掌中馈,淑妃乃定国公府韩家嫡女,因不服贤妃出身两人屡屡产生冲突,赵婕妤乃是南方进贡的美人,貌美非常,擅长水袖舞,沈美人是皇帝微服出巡时带进宫的,擅诗词,能和皇帝吟诗作对。”

    “贤妃淑妃赵婕妤位子两年没变过了,沈美人一年前刚入宫,位子也没动过,皇帝真是个冷心冷情的人啊。”

    后宫这些女人求的不就是荣位?可皇帝愣是不给,你也拿他没法子。

    又担心道,“贤妃身后站着萧家,淑妃背后站着韩家,两人都对后位虎视眈眈,你若是空降,怕是她们会联手对付你。”

    皓月笑道,“不会的,母亲。”

    黎晓晓每日在皇宫内蹲点,关注皇帝的行踪,这位皇帝还是挺喜欢微服出巡的,过去的两年里黎晓晓知道的就不在少数,只要耐心等,总会等到的。

    只没想到机会来得这么快这么巧,正值年关之际,皇帝可能是想看看民生,换上便服,带上侍卫内官出了皇宫,往闹市而去。

    黎晓晓赶回来报信的时候,皓月也正好得到消息,皓父回京述职,已经到了京城皓宅。

    如此,天衣无缝,皓月禀明安侯爷,带上墨琴墨棋往皓家而去,路经闹市让马车停下后下车给皓父买礼物。

    “父亲这次去南边已经一年未见,倒是想念得紧,不知他如今可适应了南方的湿寒?”皓月和墨琴墨棋碎碎念。

    皇帝正在四处观望就听到这和婉的声音,他寻声看去,是位容貌出众的女子,再听她说话,应该是新式官员一派家中的女儿,南方是重地,他很是提拔了几位看好的进士,不由起了几分兴趣,跟着听她们说话。

    就听见那姑娘的丫鬟笑道,“您总是关心皓家老爷咱们侯爷可要吃味的,再说了,您托人带去的貂皮护膝护腕都是好东西,就算南方天气湿寒,皓家老爷也定不会落下病根的。”

    皇帝皱眉,怎么又是侯爷?这姑娘看着尚未婚配,还不曾笄发,侯爷吃味什么?对了,姓皓?这个姓倒是少见,他想起自己给予厚望的皓卿,越发来了听墙角的兴致。

    他继续听,就见那姑娘嗔道,“不许胡说,父亲和……父亲一见如故,引为知己,怎会如此小气?”

    父亲和父亲?这是有两位父亲,一位是侯爷,一位是新官,皇帝示意身边人去查,就见那姑娘似是有些烦恼,“给父亲也挑一件吧,也给两边兄弟妹妹都挑几件礼物。”

    她身边的丫鬟逗趣道,“小姐今日可是大出血了。”

    主仆几人挑了不少东西又乘坐马车离去,她们离去后不久皇帝派出去的人也回来了,“是安国候安家的嫡长女,在苏州知州皓大人家里长到十岁才发现抱错了,回到安家也有四年了,和两边家人都很亲近。”

    果然是皓卿家的女儿,皇帝还有印象,“是那个姨娘换女案?”

    身边人低头,“圣上好记,正是,后来薛家大爷还曾参过安侯爷一本。”

    也是那本折子,安国公成了安侯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