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我提拔你,还是得谢谢张先生。”李枭回头看了一眼张煌言。萧战是他带去江南的,看起来是在江南杀人有成,得到了老狐狸的赞赏。

    “这子难得的是心里有规矩,凡事都讲究规矩办事就不会出大的差池。提携他也是告诉下面的官员,遇事要知道规矩,不能手里有了权就任着自己的性子办事。”张煌言拿过茶盏,笑着递给了李枭一杯。

    “可惜啊!有人总是想着,自己手里有了权柄,不按照规矩办事。”想想底层一些吏的嘴脸,李枭只能无奈的摇头。

    国家现在还没有足够的人才充斥各个岗位,一些德不配位的人身居官位在所难免。而且这种情况,短时间之内解决不了。

    好像现在的江南,农民运动搞得吐火如荼。甚至杀人有乱杀的倾向,以前趾高气扬的地主们,现在别夹着尾巴做人。他们甚至很想把脑袋埋进地里面,像鸵鸟一样的活着。

    某种程度上,关押他们的农场和那些监狱,实际上起了保护他们的作用。至少,监狱和农场里面不会乱杀人。

    “矫枉必须过正!这里面难免会有一些人,或者很多人妄死。可我们打破的是一个施行了两百多年的痹症,想要不流血办到非常难!从长远看,这次流血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是有益的。为了能让后世子孙过上好日子,老夫担个屠夫的罪名又有何不可。”

    “这名头原本是子要担当的,可惜一场大病差点没交代在江南。这辈子,我再也不在冬去江南了。他娘的感觉比辽东还要冷,一师响当当的硬骨头部队。居然被江南的疫病折磨得战力损失三成,前几敖爷回来看我时候还,前前后后病死了几十个人。

    其中还有一个战功卓着的营长!今后在江南办事,最好还是用江南的人比较好。”想起江南的气,李枭仍旧心有余悸。

    “大帅的这个事情倒是在理,辽军包打下。可毕竟一个地方一个水土,到了江南难免会有水土不服的时候。到这事情,我倒是想跟大帅提一下。

    如今二师在福建,只是起到震慑和东南沿海的防务。好好的一支雄师劲旅,放在福建那样的地方糟蹋了。不如他们命令他们在福建扩军,反正福建的宗族械斗一支都没停过。

    福建那地方山高林密,多好勇斗狠之徒。偏偏这些人生性彪悍,打起架来悍不畏死。而且这些人更加熟悉南方的气候,让二师在福建招兵,这样用不了一年,就能把二师抽出来。”

    “福建!”李枭想到了着名的戚家军,戚家军就是福建边上的温州招兵。戚继光形容当地民风彪悍,作战悍不畏死,乃生悍卒。

    其实山多的福建,居民大多有山民的彪悍。常年需要爬山,练就了一副然的好体格。尤其是常年不衰的宗族械斗,让福建人习武蔚然成风。大名鼎鼎的南少林,就在福建莆田。

    这些家伙玩的都是实战,没一个是玩套路的。真干起来,估计跟沧州招上来的特务连差不多少。把这些人组织起来,那战斗力可不是笑的。

    “这倒是可以,西北打了大胜仗。估计蒙古人一时半会儿的没能力进攻!明年江南就会有产出,拿江南的钱粮再组建一个师。这样一来,咱们的兵力就宽松些。正好,各师正要施行师旅制改编。就一同进行好了!就是军官还是不够用……!”江南即将有产出,而且还是巨额的钱粮。

    湖广熟下足,苏松二府半下。江南一向是富庶的地方,这些钱粮新组建一个师还是没问题的。李枭早就烦躁透了,手下只有四个能打仗的师。剩下的,只能作为地方守备部队用。真打起仗来,兰州就是个例子。

    守备师跟正规师比起来,简直就是差地别。

    “穷兵黩武!”两个人的正嗨,忽然间门口有一个声音传过来。

    “你们这是穷兵黩武!”孙承宗手指李枭和张煌言,一副须发虬张的模样。

    李枭赶忙过去搀扶,可不敢把老狐狸气中风了,这大明政务还得他老人家操持。如果他倒了,面对山一样的奏章公文,李枭死的心都樱

    “孙先生!先消消气,您听我这里面的道理。”李枭又是端茶,又是梳拢后背。好容易,才把老家伙弄消停了。

    “哼!整只知道扩军,也不看看江南疲敝多年。百姓们过得是什么日子,若明年是灾年,你还逼着收税?你想看到江南繁华之地,出现易子而食的惨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