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辈子我依然这么认为。

    因为此问题,完全可以被另一个不能说出口的问题同等代换,这个问题叫做——我究竟看谁不顺眼?

    当然了,在任何一个人的眼中,必然是自己所看最不顺眼的人引发了天灾,遭了天谴。

    也只有如此,人才有资格置身事外,幸灾乐祸。

    人性如此,无可厚非。

    大孟朝堂诸人也都不是圣贤,无法免俗。

    不过他们好歹读过圣贤书,因此幸灾乐祸得比较文艺而委婉,指着对方的鼻子说风凉话骂闲街,也有一个专有名词,叫“互相攻讦”。

    既是“互相”,那便需要对手,独角戏总是唱的太寂寞。

    幸而大孟的朝堂从不寂寞。

    如今朝堂分为两派,因为皇帝有两个儿子。

    一个是前皇后的儿子,论嫡论长都排在前面,因此封了太子。

    一个是当今皇后的儿子,嫡长都排在太子后面,却也得封了齐王。

    在我看来,这两个儿子半斤八两。

    太子赢在亲娘嫁的早,齐王赢在亲娘活得长。

    他们两个若生在普通人家,原本有机会兄友弟恭安度此生,但偏偏生在帝王家,皇位只有一个,因此只得相争,成王败寇,或者两败俱伤。

    由此可见,即使家里有皇位要继承,多生儿子也没什么好下场。

    只可惜,我不知道他们俩最后谁争赢了。

    因为我比较倒霉,死在了他们俩前面。

    所以这一世,我准备活久一点,最起码要坚持到看完这俩儿子的热闹。

    其实现下,这俩儿子的党羽吵得就很热闹,你方唱罢我登场,端的是鸡飞狗跳,一地鸡毛。

    所有人都等着看太子和齐王此番如何收场。

    可是恐怕没人能猜到,最后是玉溪宫的一场大火,短暂地终结了太子和齐王之间汹涌的暗潮。

    承平皇帝年轻时还算靠谱,上了年纪却沉迷修道,这一修就有十年没上过朝,修得整个朝堂都跟他一般神神叨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