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足球俱乐部小说网>历史小说>大汉奸臣 > 第二百六十章河东之乱
        在这种情况下,王绾和李简这两个长期驻守淮河的却是没有什么功劳在身,也难怪他们会着急。

        批准了李简二人的上书后,杨渥转而看向李承嗣道:“前些日子孤让你们枢密院整理一下各部将领这些年的功劳,现在可办妥了?”

        “是,如今已经整理得差不多了,臣已经命人写好了奏疏,还请大王过目。”李承嗣递上一份文书,恭敬答道。

        他作为枢密使,基本上没有了领兵出征的机会,这一次的功劳封赏基本上与他无关,甚至于他这一辈子或许都没有机会再进一步了。

        不过他在成为枢密使的时候,就已经被册封为国公了,这也是如今吴国外姓之人的最高爵位,所以李承嗣心中虽然羡慕,但也不至于为此而患得患失。

        杨渥接过文书,当即看了起来。

        这份文书主要是将这几年中立下大功的都指挥使或者都督的功劳记录下来,并且进行了一番排位,以确定他们的功劳大小。

        排位第一的不是别人,而是如今驻守江陵的刘信。

        此人在武义元年攻取岳州一战,武义二年攻取福建,武义三年与朱思勍一同领兵攻取潭洲,逼迫马殷最终投降吴国,武义四年年底,也就是去年底领兵讨伐虔州谭全播。

        可以说吴国建国之后的大战,除了这一次江陵之战外,他基本上都参加了,功勋卓著,故而李承嗣将其排在首位。

        而排在第二位的是王茂章,他的主要功劳是武义元年与李承嗣一同领兵攻取岳州,以及这一次的江陵之战,他在决战中作为吴军左翼统领,成功击破对面的蜀军,奠定了吴军的胜局。

        当然王茂章的资历和威望也有一定的加成,再加上江陵一战其身受重伤,今后都有可能难以领兵上阵,所以李承嗣最终才将其列为第二。

        排在王茂章之后的,便是朱思勍、柴再用、李承鼎、吕师周、秦裴、侯瓒、周本等将领,这些人的功劳相差无几,基本上都只参加了这些年的几场大战中的一场或者两场,或者参加了其中的大战,但仅仅担任副将。

        比如周本就只参加了福建一战,朱思勍仅仅参加了攻取衡州和潭洲的一战,而李承鼎之前虽然参加了几次大战,不过都是作为副将参与,等他成为都督之后,就只参与了前不久平定婺州叛乱的一战。

        除了对这些都督的功劳进行了一些介绍和排序外,后面又对米志诚、朱虔佑、李德成、司马福等都指挥使的功劳进行排位。

        不过这些都指挥使毕竟只是担任副将,他们的功劳自然没有那些都督们大,杨渥简单看了一下也就没有再过问。

        在文书的最后,李承嗣又介绍了几个表现突出的指挥使。

        这其中就包括了去年才被正式任命为指挥使的刘崇景。

        此人在去年攻占潭洲的一战中有不错的表现,不过最为突出的却是今年攻占虔州的一战。

        在这场大战中,因为谭全播的个人声望,虔州百姓踊跃参加守城,使得虔州的防御空前加强,吴军虽然再三猛攻,却始终不能攻破城池。

        在此期间刘崇景多次亲自领兵攻城,表现极为悍勇,所以才被李承嗣看中。

        当然,若刘崇景没有刘威这座靠山的话,李承嗣即便看中他,但也不会将他的名字加入到这份封赏名单中来。

        看完整个文书后,杨渥沉吟了半晌,最后提笔将王茂章的封赏排在了首位,将刘信的排位放在了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