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长居是在八六年承包了石家庄一个手扶拖拉机厂,然后转产生产小四轮拖拉机。

    这又和万峰有吻合的地方。

    他当初造四轮子的时候就是把洼后一台手扶拖拉机拆了改造出来的。

    谢长居的企业起先也还不错,每年也能卖个三千五千台的,也能混个千多万的销售额,百八十万的利润。

    但是从九一年后经营就不怎么太景气了,主要就是四轮子拖拉机生产的厂家太多了,几乎各个省都有,有的省甚至还有两三家。

    它们本省没有能力消化了就往外省渗透,自然就发生了价格战。

    这样本就不高的利润被越摊越薄。

    谢长居一看这不行,要不就进行产品升级转行做大马力拖拉机,要不就转行。

    就在他们举棋不定的时候,无意就知道了南湾摩托要转让摩托车生产线的事情。

    他们几个核心一核计,转行做大马力拖拉机的投资不一定会比投资摩托车少,而且市场需求有多少还不好预测,不如干脆就把这条线接过来干摩托得了。

    反正都是造车,摩托车还少好几个轱辘。

    就这么决定了,多少有点算是拍屁股做出的决定。

    听完谢长居造摩托的原因,万峰的脸那是相当的精彩。

    这思路越发地和自己相近了。

    现在车间也看了,生产线也看了,下一步就该谈谈实际的东西了。

    万峰把谢长居三人带回自己的办公室。

    递烟倒水后,万峰说道:“现在也该讨论一些实质的问题了,做一款摩托车可并不是你们在流水线上看到的那么轻松,这关系到上千个部件的生产和物流,你们既然要干摩托车,这些你们都考虑好了吗?”

    “我们来时已经做了方方面面的调查,零部件我们可能不具备全部配套生产的能力,这些只能寄希望从你们这里选购了。”

    也只能这样了,张石阡当初也是这么干的。

    “虽然我可以通过我的能力让这些配套厂家给你们和供应南湾集团一样的价钱,但还是会多出运输的成本,如果产量上去了成本也高不了多少,也算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那么万总,咱们谈谈你转让生产线的价钱吧?”

    万峰思考了一下说道:“整条生产线加整车的技术转让,八百万!你们看看能不能接受。”

    万峰自认自己要的价钱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