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她不语,九畹转手给她倒了一杯蜜浆,又苦口婆心地劝道,“我知道,女郎心里不大痛快。”

    “那临江王的确莽撞又无礼,和太子殿下半分也不相似。可他就是一个早早发配了楚地的病秧子,在长安待不了多久就要走的。女郎素来宽心,今日怎么就同这种人置起气了?”

    楚地...?!

    阿璇脑中突然有灵光闪现。

    她凝了凝神,道,“九畹,你还记不记得,那临江王和他侍卫说话时,声音里可带了什么奇怪的腔调?”

    “奇怪的腔调?”九畹思索了一会儿,摇头道,“没有,他们说得都是一口地道的长安话,没什么怪腔怪调。”

    “...是吗?”阿璇略略蹙起眉。

    “这也不奇怪。”九畹道,“听说诸侯王虽是去国,领地的封臣却多是从长安带去的。想那临江王病恹恹的,是平地都能栽跟头的一号人物,他就更不可能常常出门、接触当地风物了。身边服侍的都是些长安人,他说得自然也是一口长安话了!”

    阿璇点了点头,捧着杯子再啜饮一口,心内的谜团更是无限放大了。

    对她这个上辈子不谙世事的人来说,眼下的事情千头万绪,已经够复杂了。

    没想到,刘岱这边又多出了一道变数。

    这个人,究竟是这辈子那个真的刘岱,还是一个被躲在幕后的真刘岱操纵的傀儡呢?

    阿璇长长叹了口气,头都大了。

    至少好消息是...这个病恹恹的“刘岱”看来软弱可欺,对她也没什么敌意,应是没有过去记忆的。

    ......

    刘岱那侍卫的眼睛很尖。

    过长廊,离太子书房还有一段距离,就听他低声道,“大王,杨舍人就在前面,应是来接应的。”

    刘岱忙蜷缩起脖子,他刚佝偻好身形,那太子舍人杨高便笑着迎上前来,“大王可算来了,殿下正在书房等着你呢!”

    刘岱感激地笑笑,刚要张嘴道谢,不巧就灌了口冷风,激得他又是一阵咳嗦。

    听他咳得这般撕心裂肺,杨高生怕一个不好,这临江王就能把自己给活活呛死。

    等咳嗦声渐消,刘岱才哆嗦着唇、虚得不行地道了一句,“杨舍人,我兄长...他、他可还好?”

    杨高看着被侍卫搀扶的刘岱,面带怜悯。

    这临江王自幼就不为陛下所喜,当年袁皇后故去没多久,他一个将将才满十岁的小童便被陛下远远地送到了临江。与其说是封王去国,不如说是把他一个人扔在外面、自生自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