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盈自身在这几年中有了变化,而在他的手中东塘庄园变化更大。一开始许盈并没有对东塘庄园做什么,原本庄园怎么经营的,他来了之后依旧怎么经营。他脑子里有许多更先进的东西没错,但他根本没有经验,根本不知道适不适合!

    有的时候并不是越先进越好,还得考虑适应性的问题!

    但随着许盈对这个时代越来越了解,对这个时代的庄园生产模式越来越了解,他终于对东塘庄园做出了一些改变。

    其实最初的改变并不是许盈主动的,那时他因为市面上的纸张不合用,这才萌生了自己造纸的想法。他上辈子一直有练习书法,对于自己经常要用的笔墨纸砚很有了解,其中的工艺也记忆犹新。

    他拿出了这份工艺,然后就让庄园里的工匠去造纸。

    手工业,特别是古代手工业,绝对不是一个工艺流程就能解决问题的,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工匠的培训——现代社会时这一点也没有改变,机器弄出来的宣纸就是不好用,而手工宣纸又首推红星!这不是盲目崇拜品牌,还真就是人家的师傅有经验、手艺好!

    高档纸之间的差距,会书法的人用过都知道不同。

    那是人家有特殊工艺么?并不是!人家的工艺都是明摆着,所有人都看的到的。

    所以拿出了成熟工艺的许盈是在三年之后才真正用到了记忆中的纸,这时候第一批完整按照工艺处理的皮料、草料有了,最初的工匠也总算培养出来了,虽然还是比不上人家十几年、几十年的老师傅但许盈上辈子如果不是参赛,也不可能日常用那些高档纸啊!

    这些纸拿出来的时候,有几个工匠还哭了!不是因为工作辛苦,而是为造出了这样的纸激动。虽然大多数的工匠是拿钱干活,养活自身而已,但总有一些工匠对手艺是有自己的追求与体悟的。

    “这样的纸,小人在别处从没见过!就是鱼卵纸也没有这样精制的!又柔又韧,写字不见散墨,又能盛的住墨,也不见滞涩”纸工说起自己的本行来就滔滔不绝了。

    许盈当时只拿这纸自用,文渊馆用纸也换了这种,再就是往洛阳送东西时,许盈送了一些去家中。

    后来还是庄园大管事郭虎提出,这样好的纸可以作为高档商品贩卖。许盈当然不会觉得这有什么什么问题,立刻就批准了——造纸作坊满负荷生产,另外多多培养生产纸张需要的工匠。

    为了逼格,许盈还让人在每刀纸的捆纸带上加印了一个‘澄心堂’的印这倒不是许盈在学李后主,而是他的书房确实被他命名为澄心堂。而他现在又要卖纸了,自然就把这个名字拿来用了。

    这么做是显得有‘故事’!相比起那些没什么‘品牌故事’可讲的纸,他这个纸可以说是神童命人制得,本为自用,所以品质极高!他得了之后很喜欢,干脆就把自己书房的堂号作为纸的名字。

    相比起以原料命名,鱼卵纸、皮纸、竹纸什么的,这要显得有格调、有品位的多。

    而且许盈也不脸红相比起市面上其他的纸,东塘庄园生产的‘澄心堂’绝对是领先了不止一个世代的!这么好的东西,搞点儿营销又怎么了?又不是恰烂钱!这只是加快它脱颖而出的速度而已。

    而且许盈这也是讨个‘好彩头’,历史上的澄心堂多大名头,大家都是知道的。没有造纸也就罢了,既然都造出了这样的好纸,他肯定也是有这样的期待的。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