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笑问:“导演还有这个苦恼?”

    “怎么没有了。老板有钱是一回事,剧组里的人听不听话又是另一回事,就算剧组里的人都是自己用熟了的,演员合作起来顺畅不顺畅依旧是问题。”

    他摇了摇头:“可不是所有的剧组都让人觉得愉快的。”

    新进入的资本倒是有话要说,只是也怕破坏了现在的氛围,更怕被上面叫去谈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忽视了剧组,只是多派了几个监管人员。

    梁云浑然不觉这其中的勾心斗角,在忙着这些项目的时候,一门心思地想办法发觉直播间的更多秘密。

    现在,她又发现了一个。

    直播间里的信息,并不一定要出现在自己的脑海中——博士的资料库中,也是可以的。

    这个信息之前其实就有过发现,但是这次梁云终于发现了其中的秘密。

    事情得从最后一次粮种改良的事情说起,这是梁云作为摄影人员参与的唯一一部纪录片。这部纪录片记录的信息当中,有一些经历过博士的篡改——当时也是为了验证直播间的机制问题才进行了无伤大雅的变动。而这些被博士篡改的信息,最后却一一化为了现实——出现在了博士的资料库里。

    梁云对此倒也不算是完全不知情,只是信息在脑海中闪了一下,对应的知识却没有出现在她的记忆当中。

    当时她也分外诧异,等事情尘埃落定,她又几次实验,终于确定,想要让资料直接出现在博士的资料库中,最重要的就是博士的参与程度。

    如果全部都是博士参与,甚至自己不知道这种变化发生了,那么,最后的信息就会落到博士那边。

    “感觉我可以完全放手了。”梁云忍不住嘟嚷:“不需要我参与,我就当个见证人就可以了嘛。”

    博士认真地说:“你参与过摄影工作。”

    “所以现在我也在试图证明我的摄影并不是必要的。”

    “通过现在正在拍摄的这个电影?”

    梁云点了点头:“我作为项目的总发起人,管理者,投资者,名义上的负责人,这个参与度如果可以的话……那我就真的彻底解放了。”

    博士对此也没有有效信息来形成总结,最后只能暂时记录下来,留待以后观察。

    时间慢慢流淌,电影拍到一半的时候,这部电影因为一个新闻忽然间就更加被关注起来。

    在国庆献礼上,国家研究院对外宣布,开始了人类征服外星球的第一步:“我们将建立火星生态循环圈,试验人类是否能在火星上生存。”

    一片轰然当中,与项目相关的更多技术被披露出来。人们这才知道,原来国家在不知不觉的时候,已经有了足以将大批量物资运上高空的运输装置;可以支撑人类进行长时间的宇宙航行的航天设备;有了在极端条件下支撑人类在太空中漂浮半个月的维生装置;能源装置也从以往的化学燃料变成了核燃料,甚至已经做到了一定程度的小型化……

    零零碎碎的消息被发布出来,炸得全世界人民目瞪口呆。可这些消息细细寻来,是也不是无迹可寻,很久之前就有过支离破碎的报道,甚至有一些在直播间里亮相过。

    “……他们的科技怎么可能做到这种程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