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足球俱乐部小说网>奇幻小说>军阀治世 > 第四十三章:盐商发难
    “此次运回的货物,共有二百万两白银,以及两百四十万两曰本货物,同时会馆留下了一百万两作为筹备货物的资金。”文邦良将此次运回的货物列表呈上。

    很多小说中写从海外运回黄金有利可图,实际上并非如此,反而是从中国输出黄金有利可图。

    如今大明的金银比价是1:8,而海外金银比价一般都是1:10以上,也就是说外国人可以用便宜的银子,到大明换更多的黄金,然后用这些金子换更多的银子,再拿去换更多的黄金。

    如大明贩运黄金到曰本,利润一般在44.4%(葡萄牙商船到曰本的中国商品数据),将近有一半的利润,而黄金体积小价值大,历来是输出的首选目标。

    大明的黄金其实并不多,白银虽然有世界总量的1/3,但生产总值却很高,才会造成这样的现象。

    所以这次船队返回并未运回黄金,只是运回了两百万两白银。同时现在运输力还不够,只运回了五万斤用于铸炮的黄铜。

    “好。”赵岩欣喜的拍手道,有了这笔收入,军费方面就不用发愁了,军器局可以开工建造那十万二线部队的装备了。那些二线部队虽是二线,但装备却和一线部队是一样的,只是待遇有所不同。

    “登莱这边货物筹备不是问题,曰本会馆那边货物筹备速度如何?”赵岩问道。

    “曰本方面的货物筹备速度也很快,若是一时筹备不到利润高的货物,可以直接运回黄铜。”文邦良说道,“到曰本只需五天,返回也只需五天,往返一次大概只需十几天,若是风向不顺,最多也就十七八天往返一次,若是飞剪船,最多七天就能往返一次。我们山东到曰本,比福建、东番更有优势。”

    东番即台湾,从福建、台湾到曰本,帆船必须航行大半个月,还是顺风的情况下,若是逆风,甚至要一个多月。

    荷兰人与郑芝龙虽然在曰本有会馆,但显然在筹备货物上也都浪费了较长时间,所以效率远远不能和登莱方面相比。

    “今年年底之前,船队应该还可以往返曰本三到四次,每次最少可以赚取两百万两以上。”文邦良估测道。

    目前船队的运输能力只有2000吨,一次只能运回价值50万两白银的黄铜(运至大明后的价值),若要追求贸易效率,黄铜必然是每次运回的主要货物。

    而登莱输往曰本的主要货物,就是棉布、玻璃镜军器,一次可以运输将近一百多万两的货物。

    这些货物的利润非常高,特别是玻璃镜和军器,利润都超过十几倍。棉布也有三倍左右的利润。

    不过玻璃镜的销量毕竟有限制,军器是直接换取黄铜、硝石、硫磺,这很考验运输能力,得运回才算能算成收益,所以一次大概也就只能赚取两百万两。

    此次海贸运回的200万两货物,最少可以翻到400万两,加上手头这200万两,也就赚到了700万两。

    保守估计,年底还能入账大概600万两,也就说今年光是海贸一项就能入账上千万两,这让赵岩如何能不高兴。

    高兴之余马上让赵全尽快把那200万两货物出手套现,然后让船队加快速度装载货物和补给,继续前往曰本贸易。

    除了海贸上获得了出乎意料的巨大利润外,盐业到了九月中旬,也已经卖出去了403万担海盐,入账460万两,扣除人工、运输的费用,纯利润达到400万两,到年底,纯利润估计会上升到500万两。

    随着山东盐的贩卖,淮盐的市场遭到了巨大的冲击,雇佣营的人数已经扩充到了四千余人。

    雇佣营的士兵很受那些盐贩欢迎,这些专业的士兵战斗力强悍,几乎没有匪盗、同行能在他们手里讨到好处。

    这些雇佣营的士兵,都是经过训练的屯地青壮,转化成军队非常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