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太师指挥仆从搬开五六个大书箱,才见到被自己弃如敝履的宝藏。

    他屏退众人,一头扎进枯燥乏味又虚假的起居注里研究起来,半个时辰后,他找到了那本,翻到了那页。

    记录寥寥几个字,但一看就是真的:“圣宗二十二年九月初九卯时头,成皇后生子,帝赐名灵均,字闰九,为长皇子”。

    表面看来只是记录成皇后生下太子的事,但仔细深究,却不同寻常。

    特别是“闰九”这个名字——太子生于九月初九,但闰九并不是双九的意思,在帝王之家,闰是一个不吉利的字,“闰位”、“闰统”都是指着非正统的帝位,给一个皇长子赐名“闰”,是非常不可取的。

    自己的学生一定也很介意,所以在学堂从不用“闰九”自称。

    赵太师大胆猜测:当时一定碰上了什么事,导致皇帝觉得非常不吉利,然而皇子毕竟是自己的骨肉,所以他不得不接纳了这个儿子,并且给他取了个很不吉利的名字,以抵消他降生时带来的厄运。

    即便如此,皇帝也非常不喜欢这个太子,自打他降生后,原本珠联璧合的帝后就形同陌路。

    不仅如此,陛下还广纳后宫,开枝散叶,年逾五旬后又以一年一娃的速度添了九位公主……可惜的是,都是公主!

    赵太师觳觫了一下,真相逐渐浮现。

    皇帝老来得子,却既不快乐也不满足,很可能是怕应了那句话:

    双生帝王家,国破百姓哀!

    如果帝王家出了双生子,那么就意味着离国破家亡、改朝换代也不远了。

    最可怕的是皇后生了双生子,而皇帝再无子嗣。

    这就像一个可怕的诅咒笼罩在皇帝头上,杀之,江山旁落,不杀,又怕江山毁于他手。

    想通了这一点,皇帝好多的操作就顺理成章了。

    他表面上对太子百般纵容,实际上却是姑息养奸,用一堆坏毛病把他牢牢禁锢在东宫,让他没有盟友,没有师长,甚至没有一个忠于自己的下属。

    另一面,他又潜移默化地削弱皇后家的势力——不到十年,太祖时期的头等权贵成世家就由一流滑落到五流,成太公过世后,皇帝更是打着公平的幌子把世袭爵位平分给成家两兄弟,最后堪堪把即将列侯的成家架空成虚有其表的空包袱……

    前不久郭贵妃怀孕,本来这是宫闱内的消息——妃子怀孕,不到三个月是不准说出来的,因为怕胎神不稳,皇嗣不成。

    然而消息不知怎么的就泄露出来,皇帝更是加紧时间抬高郭贵妃娘家,突然之间就把郭贵妃的哥哥由六级爵直接封为九卿之一的少府,原先的少府乃是左相霍通的女婿,孟世家的贵子,年方三十六,愣是被逼的告老还乡,回家种田去了!

    还真是急躁呢——可见皇帝有多害怕。

    他这两年一直龙体欠安,逐渐表现出老年人的力不从心,可能是感觉到死亡迫近了吧!

    想到这儿,赵太师一阵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