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这是童巡自己所想,还是做了别人手中的指向世家的剑。若是这事童巡自己想出来的,能想出来这种馊主意那只能说这人能做到刑部侍郎的位置当真事运气极佳了。可若这不是他心中所想,而是做了其他人的手中剑,顾巍也对童巡这人感到失望了,看不清形势的人在这朝堂上是待不久的。

    先皇生母来自于独孤氏,当今陛下生母出自窦氏,独孤氏和窦氏乃是后族外戚。至于宇文氏,陛下的曾外祖母是如今宇文氏家主的亲姑姑,在北疆战死的宇文厚之父对陛下又有救命之恩。无论是窦氏、独孤氏还是蕴雯饰,与皇族关系非同一般,如何可以当作一般世家去对待,让陛下问罪这三家,这人怕不是没睡醒。

    陛下和先皇虽然忌惮世家,可是对窦氏、独孤氏还有宇文氏终究是不同的。这份不同普通官员也许不知道,可是他们这些出身世家的人还能看不出来。

    大秦立国,以军功封爵的世家并不少,其中兰陵萧氏和杜陵萧氏当年在单亲争霸天下的过程中也立下了不少军功,甚至可以说萧氏立下的军功不比这三家少。可是大秦立国之后,萧氏却根本就没有沾染军权的机会,这两年萧氏的子弟能投身到军中,还要得益于宫里的萧贵妃、萧淑妃还有两位皇子。

    顾巍在胡思乱想之时,回过神来的几位大臣要开始吵了起来。对是否处置北疆三大家族世家派系和寒门派系也是针锋相对。

    “陛下,现在最重要的是夺回秦州与河州。突厥人残暴,两州落入突厥手中,百姓恐怕如今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还望陛下立即调派大军前往北疆收回失地。”

    兵部尚书早年也曾经领兵与突厥人作战,深谙突厥人的本性。虽然看不惯朝堂上这些人以北疆战事作为借口相互攻伐,但是为了秦州和河州的百姓,兵部尚书也忍了。如今北疆战事起了,作为大秦的朝臣,他们应该一致对外才是,如今在这里内讧算怎么回事。

    只是兵部尚书既不是氏族出身,和何侍郎这一派的寒门官员走得也不近,对当今陛下那是忠心耿耿。只是兵部尚书两边不靠,这个时候除了和他一样只忠于皇帝的官员之外,其他人根本就不会附和他。

    朝中部分大臣根究就没有把此次突厥南下的事当作一回事,反正从前朝末年开始,突厥便屡次南下侵扰边疆。在北朝的时候突厥南下入侵,甚至攻下了北疆大部分城池,后来突厥还不是被他们给赶出去了。前朝得时候突厥被打怕了,这些年虽然屡屡南下侵扰边疆,可是再也没敢像北朝那样发动大规模得战争了。

    以往朝堂上世家和寒门出身的官员针锋相对,这是李璧极其满意的。作为帝王他最怕的就是前朝那样,朝臣勾结到一起欺瞒君主,所以这些年李璧打压世家之余,一直在加深世家和寒门官员之间的矛盾。

    只是今日商议北疆之事,李璧只想尽快得出解决方案,不想听他们在这里为了各自的利益针锋相对。

    李璧也是行伍出身,在前朝时候也曾统领一军,后来先皇争夺天下的时候李璧更是领兵四处作战,为大秦立下汗马功劳。若不是有军功当年他也不能拉下自己的大哥端琰太子自己坐上皇位了。

    正因为自己也曾投身军旅,所以李璧也很清楚北疆如今形势复杂。若是突厥人野心没有那么大,突厥此番南下攻打大秦边城,会和以往一样将这他们打下来的城池抢劫一空后扬长而去,。这些被突厥人攻下的城池将是十室九空的状态。

    只是突厥人到底是游牧民族,攻下城池后劫掠一番离去是常态。百姓中女人和孩子孩子会被带到突厥去做奴隶,而男人会被突厥人就地屠杀。李璧并不想在收复失地后得到的是一座空城,所以收复秦州、河州迫在眉睫。

    如今朝堂上自己还没有彻底的解决世家,突厥又突然南侵,这让李璧的压力骤然增大。现在世家的事情可以先放到一边,收复秦州、河州才是眼下最重要的事情。不过为了避免世家在接下来的战事中给自己拖后腿,自己还是要想法子牵制这些世家,让他们在接下来的战事中尽心尽力才行。

    “传朕旨意,命成国公魏靳为主帅即刻前往北疆领兵出征收复秦、河二州。”满朝武将当中李璧可用之人不多,虽然当年跟随他的武将不少,可是大部分在连年征战当中坏了身体,如今好些已经上不了战场。如今还康健的那部分人李璧一直多有倚重。

    早在李璧登基的时候便对这部分人委以重任,一部分人被他安排去镇守西北,以防西北部的蛮夷入侵,而另一部分则是被他安排去镇守西南了。这些将领留在京城的人不多,留在京城任职的人当中属成国公魏靳最合适与突厥作战。

    “另外命杜陵萧氏的萧钰、萧南,博陵崔氏的崔堃、清河崔氏的崔锴,河东裴氏的裴铮随成国公出征收复失地。”

    皇帝的话音刚落,方才吵闹不已的宣政殿彻底的安静下来了。此刻站在宣政殿的萧氏族人、崔氏族人以及裴氏族人脸色僵硬,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皇帝会来这一招。

    不说这些世家出身的官员没有想到李璧居然会下这样一道旨意,就是其他非世家出身又与世家没有多大关系的官员也没有想到。皇帝点到的这几名世家子弟那可都是几大世家的嫡系,特别是博陵崔氏和清河崔氏,那可是承继家业的嫡长子。

    朝堂上的事传到后宫的时候,正在煮茶的萧因将自己手中的茶杯都打翻了。萧因向来聪慧,细想之下也知道了陛下为何会下这道旨意,只是萧因终究是没忍住心底升腾起来的愤怒。

    陛下这么做不过是为了牵制世家罢了,陛下害怕世家在接下来的战事中不跟自己一条心,所以便命二哥等人跟着成国公出征,警告世家不要在这种时候给他捣乱。

    至于为何选了萧氏、崔氏还有裴氏的子弟,还不是因为这三家是如今世家中势力最为庞大的三家。陛下登基后萧氏当机立断的送女入宫,与陛下达成协议,所以萧氏也在接下来皇权和世家之争中隔岸观火,保存了大部分势力。